第A4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4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云雾茶·清明雨
霍寿喜
 作者:  浏览次数:1262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雾山中出名茶
  早在公元八世纪,陆羽就在他的《茶经》里列举了安徽大别山区的太湖、潜山、霍山和皖南山区的祁门、太平、歙县等茶叶产地。明代的许楚在《黄山游记》中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而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正是安徽这些山区地方,出产了像齐山瓜片、黄山毛峰、祁红、屯绿等优质名茶,为一些善饮茶者所津津乐道,百品不厌。
  安徽为何盛产名茶?这显然与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有关。
  茶树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普遍的经济树种,它喜温,喜湿,喜荫,喜酸,喜钙;但怕旱,怕涝,怕寒,怕碱。
  山区多云雾。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能够变太阳的直接辐射为散射辐射,使光量减少,强度削弱,适应了茶树喜弱光、耐荫的特性。高山云雾里,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茶树叶面蒸腾少,既有利于茶树梢上的芽叶形成,又能使芽叶柔嫩,色味俱佳。
  山区的地形和植被,形成了良好的遮荫环境,使茶园里的太阳直接辐射时间减少,在夏季晴天,直接日照时数可减少5小时,从而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位的提高。例如,优质名茶“祁红”就产于境内90%是山地、茶园海拔一般都不低于300米的安徽祁门县。专家考察还发现,最高品位的“祁红”都特产于海拔400米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常年云雾缭绕的山谷地带。由此可见,自古流传的“云雾山中出名茶”的说法是有科学和事实依据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佳作,大意是,清明前后的日子里,春雨纷纷下个不停,客游的人在旅途中冒着寒雨,思乡怀土之情油然而生,心里极为悲伤。可是,这究竟是哪里的气候呢?看了该诗的下两句,你自然就会清楚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诗中牧童遥指的杏花村,是指位于长江南岸、春天经常下雨的安徽池州杏花村,而不是位居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因为包括山西汾阳杏花村在内的我国北方许多地方,常在春季出现旱情,清明前后不可能“雨纷纷”,倒是“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更符合当地的气候状况。
  为何池州的杏花村在清明时节容易出现“雨纷纷”的天气呢?
  资料表明,清明前后,控制大陆的干冷气团势力开始减弱,东南海洋上暖湿气团势力逐渐增强并向大陆推移,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和云南以东的广大江南(含安徽池州)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雨区,3—5月份,总雨量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上。这些地区的春天,每隔三五天就会有一次冷空气入侵,故“三暖四寒”天气最为常见;有时,上午还风和日丽,下午冷锋过境,天气即刻转为阴雨,所以“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江南地区由于水汽条件较好,春天里的空气也常常是湿漉漉的,是不是出现了毛毛细雨天气,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分辨出来,但水面上的涟漪和草木树叶的小水珠可以作证——“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唐·李德裕);“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