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4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善心”茶摊
 作者:  浏览次数:1862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 卫
  那年七月,根据市政规划,我们家附近要修地铁,而且还拟建一个大型枢纽出站口。
  随之带来的是一大片旧楼要拆迁。动迁开始后,开来大型机器设备,还有浩浩荡荡的几百号民工组成的拆迁队伍。先是在一阵阵机械的巨大撞击声后,大片大片的墙面轰然倒下,工地上现场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拆剩下的残墙断壁,再由民工挥舞着铁锤猛砸。
  骄阳似火,天气已进入“烧烤”模式。为赶工期,拆迁现场一片忙碌。轮到短暂的休息,歇下来的民工蓬头垢面,脸上、身上全是汗水。他们有的躲在遮阴处,抽着劣质香烟解乏;有的摇着破草帽扇风;有的咬着干裂的嘴唇,对着自来水管径直喝起来。
  看到这情景,老父亲心里很有触动:大热天,连个茶桶也没有,民工的劳动条件太艰苦啊!
  老父亲匆匆赶回家,把他为民工送水的初衷跟母亲和盘托出,想在工地附近的树荫下开个免费的茶摊。退休后,老父亲更是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他们的养老金也能“挤”出一些来。
  老父亲道出想法,心地善良的母亲点头赞成,当即表示愿意跟他打下手。我们觉得老父亲闲得发慌,纯粹没事找事做。这样劳神费力,帮素不相识的民工,他意欲所为?
  可老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他认定的事,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践行。
  次日,他和母亲在街头买了个大号保温桶,烧水壶和炉子,几十只搪瓷碗,一大袋价廉的花茶,又弄来几条长板凳,叫了一百多斤煤,扯块遮阳塑料布,简易的茶摊就开张了。
  父母烧开第一壶水,正好赶上民工吃午饭。为省钱,他们大都自带干粮,白馒头,菜包子,或烧饼,有些人用可乐瓶接自来水喝。周围小卖部出售瓶装水,可他们不舍得买。
  见老父亲摊前打出的“免费供应茶水”的牌子,一些年岁大些的民工完全不相信。
  有人好奇地问:“老爷子,您真的不收钱?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好事?”老父亲舒展着和蔼的笑脸,肯定地点点头。还有几个后生说,老人家,既然您付出了劳动,多少该有点回报吧?五毛钱一碗,咋样?起码能保住成本嘛!老父亲略加思索,笑道,那也好!开始就收点钱,以后逐渐降价,直至完全免费。在场的人都被他“睿智的答复”逗乐了。
  相处一久,老父亲得知部分民工来自老家,久违的乡音使他感到尤其亲近。其中有个小伙子虽然考上了大学,可家里付不起学费,只好到工地上卖苦力。对此,老父亲尤为惋惜,鼓励他不要放弃,来年再考。虽然活累,但工钱并不高,除去最基本的生活成本,他们尽量节省。炎炎夏日,辛苦劳作,几块钱的瓶装水对他们太奢侈了。而从繁华城市这个小小的善心茶摊里,他们感受到了人间善意和真情。
  整个夏季,老父亲按时出摊。他在做一件平凡不过的小事,充实着生活,温暖着别人。
  这事传出去后,电视台记者问其初衷。父亲平静地说:“能用自己绵薄之力帮助他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在如火如荼的市政建设中,我们要记得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