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4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茶之随想
 作者:  浏览次数:17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冰 夫
  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无论是青茶、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都曾经风靡一时,它们的演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推动着茶文化的发展。
  我从小就爱喝茶,是因为受了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儿时的茶品还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茉莉花茶为主。花茶有高档和普通之分,龙团、高末这两种,前者是高档,后者为普通。如果待客则以龙团,如果自饮则以高末,这便是我童年记忆里的茶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如今流通的茶叶品种繁多,我也慢慢知道和了解了更多的茶。一叶一水泡出来的茶汤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享受,它所幻化出来的那种气韵和滋味不但停留在口中,也烙印在爱茶之人的心上。
  我国的茶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不仅蕴含着醇香气度,还承载着文人雅士的才情和心境,并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诗、书、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晰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宋朝的苏轼曾对茶与画的关系做了精辟通释,他认为茶与诗、书、画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涵和美感却是相通的。品茗高处是清韵,画至高境是优雅,茶之通灵溢味清幽,品茗有助神思、有悦心境,为历代画家所喜好。茶为悠久之香茗,可养精提神;画为人文之精神,能托物咏志。因此茶和画为我中华所特有,为我民族所钟爱。
  茶与书法亦然,两者都有着深厚的渊源,而且都散发着浓郁的人文底蕴。茶源自于山川,书法师法于自然。茶从种植、采摘、制作、品饮,汲取了山川丰厚的内蕴,跃动着纯净的气息;同样,笔、墨、砚亦来自于纯天然材质,经过水墨交融的书写,呈现出古典的清雅之意。品茶可悟道,书写可养心,它们合力勾勒出了东方文化版图的轮廓和魅力。
  茶与诗词自不待言了,我们从古人留传下来的千万首优美诗篇中就能寻出门径。那些脍炙人口的长歌小令,品味出的不仅有茶香,更有品饮者对人生的彻悟。明窗净几,青灯黄卷,一饮一吟,不问世间喧噪,远避名利烦扰,诗对于古人,如茶慰神惬意无穷,那样的生活谁人不向往?
  “照出霏霏满碗花”(唐刘禹锡《尝茶》),诗人眼里不是泛乳的沸水,而是四溢的花香;“闲对茶经忆古人”(宋林逋《茶》)、“含英咀美入诗肠”(元刘秉忠《尝云芝茶》),诗人们饮茶时在做什么?原来他们化香气入诗肠,是在与古人交谈,真是令人羡慕;“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元谢宗可《雪煎茶》)、“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明瞿佑《茶烟》)、“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元林锡翁《咏贡茶》)、“笔阵战酣青迭甲,骚坛雄助录沉枪。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明邱云霄《蓝素轩遗茶谢之》)、“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清陆廷灿《武夷茶》),这些咏茶的诗篇让人读了未饮先醉。这样的好诗句在我国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海洋中还有许多许多,它之所以存在并流传至今,究其原因是茶的无穷魅力感染着、滋润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智慧和灵感。
  品茶,不仅让文人雅士们追求到了恬静闲适的风雅和静穆超迈的心境,而且在修身养性、触发灵感方面,还有助于激发灵感和才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