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3年06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综合
张登友:深耕传感器领域20余年
 作者:  浏览次数:2288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登友(右二)团队在实验室工作(。(受访者供图受访者供图))

张登友(右二)团队在实验室工作(。(受访者供图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胡毓恒
  5月30日,“点亮精神火炬”2023年重庆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在重庆科技馆举行,活动现场为2023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届“重庆市最美工程师”、“重庆青年科技创新先锋人物”颁奖。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核电军工传感器领域物位传感器专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登友肩上戴着印有“重庆市最美工程师”的鲜红绶带,站在台上接受表彰。
  今年是张登友从事新型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的第20个年头,他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6项。
  由于投资较高,中国部分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落后于欧美,且自主科技创新以及高端领域的传感器产品处于空白状态。2002年,张登友从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后,与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另外两名学电学和材料学的同事组成小团队,开始从事新型传感器研制。
  “一切从一篇国外学术论文开始。”张登友说,但论文中对基础结构原理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笔,没有具体参数,只能靠自主研发。
  当时,新型传感器核心敏感材料及元件制造、分体式结构设计、微弱信号远距离传输、寿命评估以及工程模拟工况试验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都被国外掌握。
  在位于北碚蔡家的实验室里,张登友及其团队埋头苦干、辛苦打磨,终于掌握了数个关键技术。张登友回忆起团队在攻克微弱信号远距离传输难题时感慨万分:“从一开始只能传二三十米,到后来达到两三百米。虽然耗费近一年时间,但那种成就感消解了攻克难题过程中的挫败感,这也是我们团队日日夜夜耐下性子反复打磨的动力。”
  据了解,其团队先后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应用关键核心技术,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套)新型传感器。“攻克技术难题是时间问题,我们从没想过放弃。”张登友告诉记者,新型传感器起初主要应用在核能领域,其最大的功能是实时监测反应堆控制棒在堆芯的实际位置。
  随着国内双碳战略推进,新型传感器开始大量应用在众多民用行业,如化工、食品、石油、水利、制药等行业的各种液罐液位计量和控制,以及汽车加油操作系统、航天加油管理系统、柴油加油服务系统等。截至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多个重点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创造产值3000余万元。
  从初创的3人团队扩充到如今的6人团队,张登友已在传感器领域深耕20余年。作为科技工作者,张登友表示将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