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11月0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不是“穿上古装的电视剧”都能叫古装剧
郝雪梅
 作者:  浏览次数:981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甄嬛传》《步步惊心》等几部影视作品的影响,近几年国产古装剧进入一个数量爆炸性增长的阶段。然而,数量的堆积却不能掩盖质量上的问题。除了少数几部外,大部分古装剧都口碑欠佳。对于古装剧来说,如何处理历史与虚构的关系是作品的关键,但在当下的一些创作中,“消费历史”却成为普遍的倾向。出现了古装剧“距离历史越来越遥远”的现象。
  古装剧的火热是顺应了市场需求的,也切合了观众的口味,古装剧的火爆原本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影视作品当然不能生活在真空里,投资就需要赢利。然而,当古装剧“距离历史越来越遥远”的时候,也是文化的悲哀。最近这几年,一些古装剧打着“还原历史”“忠于历史”“再现历史”的名义,将古装剧拍摄成了“奇葩剧”“玩笑剧”“瞎编剧”“滥造剧”。
  为了表明自己的古装剧是“历史再现”,一些制作公司还喜欢在片尾字幕打上“特约历史专家某某指导”,传递给观众的就是“我们的剧本是最真实的”“我们的剧本是最靠近历史的”“我们的剧本就是历史再现”。而实际上所谓的“特约历史专家指导”只不过是吸引观众的噱头,比当初的《戏说乾隆》还胡说八道。
  我们会发现,很多古装剧说是历史剧,实际上只有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历史朝代是真实的,除此之外都是虚构的,所有的情节,所有的桥段,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些编剧想象出来的。虽然古装剧“距离历史越来越远”,但剧中的皇宫大殿、服饰造型、动作礼仪之类排场却都不小,并不为还原历史,只为打造视觉奇观,史料素材成了空洞的视觉符号。
  历史是烟云,谁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即使是历史学家也做不到。但是,作为影视剧要多些社会责任,不能传播错误历史知识。最起码要尽量忠于历史。不是“穿上古装的电视剧”都能叫古装剧,古装剧审批需要让历史学家参与。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