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2年10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三版:新闻
原创纪录片首获全国双奖
 作者:记者 曾晓隆  浏览次数:6715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碚·名人”寻访活动结硕果

原创纪录片首获全国双奖

本报讯  (记者 曾晓隆)近日,“北碚·名人”寻访活动结出硕果。由我区拍摄制作的原创纪录片《蔡锷路24号》,在第六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全国仅20部,全国同级电视台仅此一部)。该片导演刘卫国获十佳优秀编导奖。这是本届评奖中全市区县电视台中唯一获得二等奖的节目,标志着北碚纪录片创作在全国评奖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北碚·名人”寻访活动是由区委宣传部在2011年策划的重点宣传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寻访曾经在北碚工作、生活过的名人后代,抢救一批重要的文化史料,为打造“人文福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蔡锷路24号曾是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分会的会址,老舍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一、二部就是在此地写成的。纪录片《蔡锷路24号》的主题是对老舍先生之子舒乙的专访。摄制组一行前往北京,分别采访了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及孙越琦、梁漱溟、叶君健、郭汝瑰等名人的后代。采访期间,这些名人的后代们对北碚策划的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供了不少宣传北碚、提升北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信息。其中,舒乙先生首次披露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融入了大量北碚的生活素材,如“莫谈国事”这个道具的使用,就来源于老舍先生40年代中期在北碚茶馆喝茶时观察到的细节。

“北碚·名人”寻访活动启动之前,我区就组建了专业创作团队,对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精心进行了前期准备;创作人员克服资料不足、设备落后等困难,五易其稿,最后制作出时长2920秒的纪录片《蔡锷路24号》。

为凸显北碚“人文福地”的成就,创作人员还将北碚在文物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巧妙地融入片中。因此,《蔡锷路24号》既是宣传北碚厚重人文历史的纪录片,又是展示北碚当今文化成就的宣传片。

据了解,该片的剪辑版已于512日和13日在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522日,《重庆日报》刊发了对该片导演采访的相关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