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3年08月06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文化·服务
居高声自远
 作者:熊庆元  浏览次数:6173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虞世南《蝉》有感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翻看《唐诗三百首》,反复读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蝉》这首托物寓意的诗句,仔细玩味,如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余味无穷。难怪此诗被列为唐人咏蝉三绝的第一绝,为后世人称道。

这首咏物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第一、二句:“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绥,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第三、四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蝉能够“居高声自远”,不是凭借“秋风”如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一类外力所致,而是来自品行高洁、来自人格的力量所致。这些诗句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人做官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介《蝉》诗曰:“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实乃一语破的之论。虞世南作《蝉》诗,是倡导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

居高声自远。自古以来,人们崇尚品格高尚、情操纯洁、志向远大的人。品行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人的一生皆被贻误。

我们所熟知的屈原,为保持高尚的品格,决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他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为追求光明美好的政治理想,愿上下寻求新的道路,甚至不惜奉献生命。陶渊明为保持高尚的德操、纯洁的品格,在为官期间,看不惯依官仗势的权贵们,不肯接受低三下四的屈辱,装不出一脸假笑,不善于点头哈腰,毅然辞官还乡,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名,也为我们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王昌龄的那首《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有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以冰雪的晶莹比喻自己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北宋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成为后世人特别是许多为官者的座右铭。

居高声自远。名人圣贤的品格,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以这些名人圣贤和当今无数的楷模为榜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居高声远”、品行高洁之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