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2年04月01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清明柳
 作者:■黎 杰  浏览次数:3037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分后,大地一派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时节,沿河看柳,吹面不寒。杜甫说,漏泄春光是柳条。是的,春光神秘,柳是春天引路人,在村头、在河边,我们寻柳找春,惬意无比。有诗人说,柳树记得春天路。是真记得,柳是指引者,我们顺微雨走,顺柳树走,就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柳条能预报天气,柳条只此青绿,春雨就会随风潜入夜来,湿了大地,润了春天。春雨细微,斜飘,温润,在天空,在柳枝,蒙一层薄纱,透透的,柔柔的,若柳絮般在平常日子里散步。
  清明柳,相思扣,满湖愁绪风吹皱。清明属柳,柳上清明。柳枝上挂着翠绿,牧童遥指处,是清明,雨纷纷处,是清明,杏花村处,是清明,四月落处,是清明,万紫千红,是清明。
  清明节在十六年前就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季是第五个节气。清明节也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其源自上古时代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因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清明插柳成为习俗。栽花,花不一定开,柳不同,柳有强大生命力,它属于春天,无心一插,柳便自活。
  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折一枝柳寄一份情。《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表述。古时,清明节也称柳节。“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这是陆游笔下的清明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一幕太深刻了,这是中国人的浪漫惜别方式。中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送行者往往会折柳相赠,表达惜别和盼归之意。折柳相送,在中国文人墨客中渐成时尚。李白更夸张:“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他送别友人,大有折尽灞桥之柳的意思。
  古时,清明节叫踏青节,踏青即放飞心绪。绿水为清,日月为明。“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青山飞柳絮,到处是游人,赏柳是必须,三月春风似剪刀,柳枝拂春花,满地落,雨淋成泥,泥带香。宋代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人们在郊外踏青路上折柳插满轿顶之情景。白居易喜柳:“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卷作银环祥。”柳条柳叶皆可作笛,吹出清明踏青之乐韵。
  清明戴柳风俗可追溯到远古,当年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自焚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率群臣爬上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老柳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即将老柳树赐名清明柳,且当场折柳戴头上,以示怀念。自此,清明插柳成为祭奠亲人的一种象征。清明到,去祖先或已逝亲人坟前祭奠,供奉祭品,焚纸燃香,磕头跪拜,寄托绵绵哀思,那哀思化为清明雨。正鉴于此,我对有的地方清明戴柳驱鬼辟邪的说法不很喜欢。“客思似杨柳,春风万千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清明自古少晴天,冷雨延绵湿眼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祭奠已逝亲人,愿他们地下安息,愿世人平和安康,阴阳相隔几多愁,断魂的思念,何来驱鬼辟邪之说呢?
  苏轼看得明白:“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人不为活而活着,而要真正地生活着,简单一点,快乐一点,才有价值。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又是一年清明到,愿清明风至,人间皆清而明净。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