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9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综合 副刊
莫道浮云遮望眼 守得云开见月明
——写在《笔尖觅迹》再版之际
 作者:■方凤富  浏览次数:3279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生、章权、忠民三位老师经过数月躬耕,精心策划、撰稿、创作、编辑,发布抗疫视频美篇30多集,经媒体推出,部分文章、评论、诗歌、歌词、书画、篆刻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客新闻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美协官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和引用。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之时,很多稿件发布之后,阅读、点评者众,留言者、点赞者不胜枚举,实在令人欣喜令人感动令人振奋。这满满的正能量,无疑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一本名为《笔尖觅迹》的抗疫书籍于今年7月1日正式发行,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艺术批评家邱正伦教授为此书作序并题写书名。
  《笔尖觅迹》线上线下发行不到一周,读者反响强烈。此书首版发行、赠阅早已告罄,不少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希望阅读此书。为了更好地记录和再现这段艺术抗疫历史,讴歌时代英雄,鼓舞人民斗志和更好地满足读者朋友的阅读需求,三人再次策划、撰稿、编辑,再版《笔尖觅迹》。
  “仨人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用文字记录历史,用艺术讴歌生活。再版后,书籍增加一新栏目,5篇文章和10位嘉宾祝贺《笔尖觅迹》面世写的诗文,30余帧艺术作品和新闻图片,全书设7大板块,13万余字。
  此书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包容性。书中不仅收录了我个人在疫情期间创作的10余幅绘画作品和相关创作故事,重庆嘉陵画院50余位同仁、朋友创作的诗歌、歌词、随笔、艺术评论、新闻特写、绘画、书法、篆刻、现代刻字、木雕、竹雕、摄影等100余帧(篇)作品亦编入其中;对刘晖、黄志福、谭韵、冯清修、蔺学乡、陈君、王玉莲、方莉等老中青三代同仁的作品也有专题评论或介绍。不仅如此,书中对重庆嘉陵画院团队的报道文章有4篇,特别是大家积极创作和捐赠艺术作品的综述,彰显了文艺工作者用作品为人民而歌的崇高品质,这是此书可圈可点之精髓。
  《笔尖觅迹》融新闻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既有宏观评论,又有微观叙事,写出了有温度的文稿,讲出了有灵魂的故事。从某种层面上讲,在巴渝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书写,《笔尖觅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抗疫叙事和文化记忆。如今,重庆嘉陵画院已经成立18年,这本凝聚诸位学者、教授、诗人、作家、艺术家、编辑、记者心血的抗疫新著,对同行和重庆嘉陵画院都具特殊意义,特别是对于重庆嘉陵画院来说,这是一本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书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让全世界人民领略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勇敢精神和顽强斗志。《笔尖觅迹》的再版发行,不仅是文艺工作者团结战斗的真实写照,也是再现这个特殊时期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一个缩影。
  让历史作证,让时间评说。《笔尖觅迹》的再版,其“仨人行”的精神可敬可佩,他们以文化人的情怀和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在这里,让我真诚地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当前,我们已取得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但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只要任何一个国家的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就要团结互助,我们就要继续为之而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莫道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我们也坚信,《笔尖觅迹》不会被遗忘!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将催生出新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乃至后来的人,一路奔跑、勇往直前!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