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4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春天的天籁
 作者:  浏览次数:1928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 雁
  我一直欣赏不了那些很费脑力的电影,却对充满情怀的电影情有独钟。音乐电影便是这样,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剧情,但动情处那些渗透灵魂的歌声总像一只能够洞悉人心的爪子,在你心灵最柔弱的时刻猝不及防地一挠,瞬间就让你热泪盈眶。
  迄今为止,很少有一部音乐电影像《放牛班的春天》这样如一股春日暖流入我的心脾。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倒叙手法,以老指挥家皮埃尔的回忆展开一个平凡的故事,看着当年的音乐启蒙老师马修遗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体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于是一幕一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了自己记忆的深潭。故事开始以老师马修为第一人物线索,讲述了一个不得志的音乐教师如何在一群问题孩子们的心中撒下爱的种子。
  强权之下必有反抗。在当年如同死水一般的学校里,校长对于孩子们唯一的管教方式便是“犯错就惩罚”,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产生的效果便是——正好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更加叛逆,而且猖狂地对老师进行报复。以暴制暴的结果只会让不满和压抑膨胀,最后便以它最可憎的面貌爆发出来。强权制度下的约束带来的是暂时的恐惧和觉醒后的极度反抗,而教育制度不该是这样的。
  一个孩子在启蒙时期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一定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之一。马修便是这样一位灵魂伟大的老师和引导者,他热爱音乐,虽然他是一位落魄的音乐家,但他心地善良,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尚未被挖掘出来的天赋,始终相信他们富有灵气和善良的天性,只有用爱和耐心才能驯服。
  “音乐能使人聪明,音乐还能有助于维持纪律”,马修老师坚信自己的观点,他将孩子们组成唱诗班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并发掘了极具音乐天赋、歌声嘹亮却十分敏感孤僻的皮埃尔。马修老师用他对孩子的理解、包容和善良融化着一群问题孩子已被冰封的心,释放出他们的激情,激起了他们的自尊,满足了他们的骄傲。那些恢复了活泼生气的孩子们回荡在教室里的明亮悠扬的歌声,给一个死水一般的学校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活水,电影的色彩基调也由开始的阴冷逐渐变得充满生机。
  音乐是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它承载梦想,也富有教化人类心灵的神奇力量。电影里的主题曲叫《LES CHORISTES》,那天籁般的童声将观众彻底带入到这部电影之中。影片中的天才歌者皮埃尔的独唱一开始,瞬间让人们泪流满面,那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天籁之音,那清澈得没有一丝瑕疵的童声怎能让人不相信世界的美好?音乐如此美丽,爱音乐的孩子们又会坏到哪里去呢?
  可最后马修老师还是因为专制校长不满他那“随意”的教学方式而被开除,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马修老师转身回望,没有看见一个孩子为自己送行,他的心里十分落寞。忽然,校园的天空飘满了纸飞机,马修老师随意捡起其中一个打开一看,居然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稚嫩笔迹和可爱的错别字;他抬头望向教学楼,看见了一双双偷偷伸出窗子挥动着的小手,那是孩子们最简单最诚挚的告别方式。那一刻马修老师热泪盈眶,台下的观众收获的也是满满的感动,心里尽是春天一般的暖意。
  影片结尾,编剧用心设计的小细节也让人感动——班里最小的孩子派皮诺是个孤儿,可他依然天真地等着父亲,认为父亲会在某个星期六来接他。马修老师坐上班车离开的那一刻,他突然逃出学校跟着马修老师一起走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这个看似简单的情节,寓意了贫瘠现实中孩子心灵深处的点点希望。影片中类似这样小小的感动还有很多,用心体会,都别有深意,也许这就是法国电影所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吧。法国电影不同于其他欧美电影,没有因剧情需要而刻意做作,浪漫而平凡的故事一直都是法国电影的主基调,它就好比一杯中国的功夫茶,平淡中带着香浓的回甘,唯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影片所传达出来的细腻温情。
  一个平凡的校园故事,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感动。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就是那群孩子们心灵里的春天,他如同春天的天籁,温暖了人们的梦。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