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1月09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寒冷的记忆
王春玲
 作者:  浏览次数:1155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冬季节了,在暖气、空调和羽绒服的逼仄下,寒冷渐渐失去了冷峻与严厉。可我对寒冷的记忆依然刻骨铭心,点点滴滴萦绕心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苍凉况味。
  记忆里华北平原的冬天是毫无人道的,那时候,我们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甚至连像样的御寒衣服都没有。刀锋一样的寒冷到处肆虐的时候,我们简直无处藏身。曾经冻疼过冻哭过也有人冻坏了手脚,甚至有的人被冻死了,我们这些受过冻却没有被冻死的人,就记住了那刻骨的寒冷以及那些和寒冷有关的琐事、趣事、难忘的事。
  我小的时候,农村大多数人家冬天是没有炉子的,靠用柴草烧大炕取暖,可“布衾多年冷似铁”,常常冻得大半夜都睡不着。被窝好不容易暖和了可又到了起床的时候,把热乎乎的身体放进冰凉的衣裤也是一种折磨。印象里,母亲每天都会早早地起来点起灶火,然后把我们的棉袄棉裤在“锅头”上烤烤。说实话,那烤烤的作用其实很小,那时候,我们总嫌母亲烤得不热,闹着要再重烤一遍,甚至赖着不起床。现在想想,母亲实在无力给我们更多的温暖啊!
  在那些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母亲用她卑微的力量帮我们抵御着寒冷,在同样冰冷的学校里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了。那时候我们上课的教室是四处漏风的土屋,冷是不必说的,可也因为对抗寒冷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常常冻麻了手脚,上课时老师就会让我们搓搓手跺跺脚。“刷刷刷”的搓手声,“咚咚咚”的跺脚声简直是天籁般的音乐,我们还可以趁机笑闹,那是枯燥的课堂上少有的快乐时光。下了课,女同学就出去“打敌人”(一种玩沙包的游戏),男生们就在墙根下“挤油”,大家玩得热火朝天,驱散了寒冷。其实,在那个年代,运动是对抗寒冷的法宝。孩子们的游戏也是有季节性的,冬天的游戏都是运动量很大的项目,当时,女孩子流行“跳房子”“打敌人”,男孩子则是“打宝”(一种纸叠的玩具)和“打尖”。大街上,一群群孩子玩得热火朝天,再破烂的衣服也不会觉得冷。
  不干活的人才会害怕寒冷,民间有个流传的小故事阐释了这一朴素的道理。说的是地主穿了皮袄冻得直打哆嗦,正在干活的长工穿着破棉袄却热得满头大汗,长工说他穿的是“火龙丹”,愚蠢的地主就用他的皮袄换来了“火龙丹”。这个故事讽刺的是好逸恶劳的人。另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关于棉袄的,却是贬斥后娘的。一个孩子的棉袄特别厚
却冻得哆哆嗦嗦的,父亲很生气,就用鞭子抽打他,棉袄破了,里面飞出了芦花。棉袄是后娘做的,她自己的孩子棉袄里全是新棉絮。这两个妇孺皆知的故事,谁也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现在,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这样的故事会不会渐渐失传呢?
  寒冷离我们似乎是越来越遥远了,当我们不再忍受寒冷的时候,对它的注视就多了审美的意味。前几日读了一篇题为《寒冷的味道》的散文,作者的思考是深邃的:“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作者对寒冷的热切呼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1200多年前,心系天下的杜大诗人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刻此时,世界上也一定还有人在忍受着寒冷的煎熬吧?
  冬天变得越来越温暖了,我对寒冷的记忆依然刻骨铭心,无论多么遥远,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况味。希望有一天,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寒冷的折磨都风干成为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