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5年04月24日
新闻内容
第三版:社区·民生
乡村教师走出非遗传承之路
 作者:记者 齐宏  浏览次数:574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欧兴德线描画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位乡镇小学的普通美术老师,被香港教育局优质教育基金聘为“儿童线描画导师”;一所乡镇小学,成为“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和“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一所乡镇小学编订的美术教材,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区内小学普及推广……这些名誉对于一所乡镇小学是难得的殊荣,它是欧兴德线描画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从传统文化中探寻农村美术教学的特色之路

复兴镇农村线描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江北县志》记载,以陈吉人、贺瑞卿等本土名家为代表的“复兴画派”取材乡土,取法自然,以“线”为主要绘画语言,描画复兴本土的人文风貌和自然情趣。但早期线描画,仅在文人雅士中有所传播。

1998年,欧兴德老师从江北县师范学校毕业,却没想被分配到了一所农村小学——江北县两口小学。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从地方传统文化源头入手,探索农村美术教学的特色创新之路,并很快发现了复兴线描画这一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

为了提高画艺,欧兴德登门向原江北县著名画家廖大淦学习线描绘画,并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函授进修。1995年,他调到复兴镇中心校后,将复兴农村线描画予以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线描画表现技艺和创作技法,并在挖掘、整理复兴农村线描画的基础上,编辑教材《乡村风韵·儿童线描画基础与技能》,将复兴线描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原本只在画友间交流的线描画,发展成为能够被普通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大众文化。

而今,复兴线描画成为了北碚区特色文化品牌、北碚区对外交流礼品,在国内享有盛誉。2008年复兴儿童线描画入选“北京奥运会”国际画展,20105月亮相“中国上海世博会”,2011年应邀到香港讲学与举办线描画展览,2011年参加亚洲国际少儿画展获奖。20114月,北碚复兴镇农村线描画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4月,欧兴德获“重庆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

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技艺创新

20133月,区总工会创建以欧兴德牵头的“欧兴德线描画劳模创新工作室”。区总工会和学校全年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10万元经费,为线描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支持。工作室吸引了包括复兴、柳荫、东阳等镇街的10名美术教师参与到这个团队。

得到资金和人员的有力支持,欧兴德开始尝试在绘画工具、材料和载体上大胆创新,以求突破传统线描画的桎梏。

传统线描画采用黑色线条在白色纸张上绘画,他提出采用水彩笔在彩色纸张上创作的思路。但在教学实践中他发现,彩色线条和纸张失去了传统线描画的神韵,让整个画面显得浮躁。

第一次的创新失败并没有让欧兴德气馁。他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研修教师们总结经验,继续发掘线描画的传统内核,提出了将线描画应用于扇面绘画的新思路。经过多次试验,扇面线描画终于取得初步成功,201311月,复兴儿童线描画扇面作品参加了在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重庆市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得观众好评。

结合教学探寻非遗传承之路

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必须依赖于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线描画的传承和教育相结合。

20139月,欧兴德线描画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启了《复兴农村儿童线描画》教程编写研究项目,欧兴德带领研修教师们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深入复兴、水土等镇街的乡野,从生活的泥土中去发掘素材,激发灵感。为了编写教程,他们常常工作到晚上89点钟,按时吃饭成了一种奢望;为了寻找乡土中最真实的美感,他们几乎走遍了北碚所有古镇,有时带上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就可以郊外待上一整天,只为了画出自己心中的美景。

2014年,《复兴农村儿童线描画教程》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区内小学普及推广。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