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服务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4年09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副刊·服务
耿直
 作者:董改正  浏览次数:6148  放大 缩小 默认

耿直往往被赋予道德范畴上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性格,历史上的忠臣莫不如此。但事实上,我们会因此被欺骗,最有名的莫过于魏征。

在追随李世民前,魏征已经换了五位主子,第五位主子是李建成。玄武门事变后,魏征被俘,生死存亡只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李世民痛骂魏征离间他们兄弟情分,以致有今日惨变,魏征淡定笑道:“太子若肯听我的,焉有今日之祸?”大伙都以为此言一出,魏征必死无疑,但李世民“为之敛容,厚加礼遇,擢拜为谏议大夫”。

其实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演义上每每大将被俘,无不昂首不跪,大骂不休,或谈笑自如,不以生死为事。不敢以私心腹议忠臣孝子,事已至此,若是磕头如捣蒜,不仅不能求生,反会被人鄙夷,只会速其死亡。魏征如此,是下了一着险棋。他赢了。

魏征在日后的政治生涯里,进一步将“耿直”发扬光大,以此占领了道德的高地。有时弄得李世民下不了台,退朝后恶狠狠地扬言要修理他,长孙皇后听到后,盛装而出,恭喜太宗修成明君得遇忠臣,太宗大喜。用魏征的话说就是:“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乎?”就是说您能听得进去我的话,说明您是明君啊!我跟在您后面,讨个贤臣的名声。叫太宗怎么办?被“明君”绑架了的太宗,只好陪着魏征一起忠臣贤主了。

魏征所提建议,前后二百余事,太宗说“皆称朕意”。皆称意是不容易的,要不就是李世民心如大海,要不就是魏征慧眼如炬,要么就是魏征善体君意。魏征跟的前五任主子,皆是不得善终,可谓不知人,难以称慧眼。李世民觊觎皇位,发动政变,难以称“仁”。那么剩下的一条,就让人惊异了。

魏征举荐过两个人,理由是有“宰相之才”,后来皆卷入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事件之中,不得善终。朝臣开始腹诽魏征。再后来,李世民发现,魏征所奏本章,都录下副本,交与史官褚遂良,但此举无疑在抹黑李世民。李世民大怒,毁掉了亲笔题写的碑文,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魏叔玉的婚约。

耿直只是一种性格,而不必追加“崇高”的意义,或许离真实更近一些。管仲死前,齐桓公问谁可以继承相位,说了许多人,管仲都否定了,后来提到他的恩人兼好友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管仲可谓知人,他没有赋予“耿直”以过多的意义,使得齐国不失贤相,也使好友免受灾难。

桓公问隰朋如何,管仲肯定了隰朋的诸多优点,最后特别提到:“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这是否定了“耿直”与政治智慧的交集。同样的问答出现在刘邦与吕后之间。吕后问刘邦萧相国后,谁当丞相?刘邦说曹参可也。曹参以后呢?可用王陵。但王陵太耿直,不会转弯,可用陈平辅佐。

耿直只是性格而已,添加太多意义容易伪善,容易狂放。狂放容易丧命,孔融、祢衡如此,谢灵运也如此,他说:“小狂风雅,中狂讨厌,大狂送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