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3年08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多愁善感的雨
 作者:■陈利民  浏览次数:2001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古以来,文人总是多愁善感,怎么办呢?寻求寄托,对酒当歌;宣泄排解,诗词歌赋。其中,以写“雨”表达文人多愁善感的诗词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的大诗人李白写有《妾薄命》,曰:“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在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诗人的“雨”是对陈皇后阿娇悲剧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帝王薄情的一番讽喻,最终他们“各自东西流”。
  宋代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才女。她的《如梦令》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早年,词人与丈夫赵明诚恩爱有加,痴情缠绵,共瀹茗品鉴,共吟精妙佳句,共事金石研究。夫卒之后,她随亡国颠沛,迁居异地,身世悲慨。她惜花、叹花,为花憎风恨雨,表现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自己逝去的芳春。
  宋代善攻诗书画的才子,“山谷道人”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写的《念奴娇》曰:“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以画家的技法写词,以词人的目光作画,这是山谷道人的特长。因此,他的“雨”是一幅美好画面: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朗朗上口,家喻户晓。他的“雨”是美好的,美好在适时,和风细雨,滋润万物,孕育着新的生命。
  杜甫的一生仕途多舛、经济拮据,但他生活态度严谨,真诚乐观,充满了文人自尊自爱的道德自律,值得后人敬仰。
  唐代温庭筠的《咸阳值雨》曰:“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据史料记载,诗人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在诗歌史上,他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
  此诗的用笔颇像国画中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一种烟雨霏霏的江南水乡之感。诗人虽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生活中却旷达洒脱、超凡脱俗。他抛弃了个人的悲欢离合和时事的兴废存亡,别具特色地写了在雨中徜徉,意度闲适,毫无愁眉苦眼之态。
  唐代刘皂的《长门怨》曰:“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长门为汉宫名,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失宠后的独居之地。自此之后,“长门怨”在古典诗歌中常用以描写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诗人刘皂着意选择了一个秋雨之夜,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内心活动。夜幕沉沉,雨滴淅沥,寒气逼人,长门宫的女子又将在寂寞清凄中度过难眠之夜。此处仅仅是写“雨滴”吗?应该还有女子独守空房,哀伤致极的满面眼泪。诗人在怜惜女子的同时,自己的愁思也得以充分宣泄。
  宋神宗元丰七年三月,豪放派诗人苏轼被任命为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享用美食,畅游庐山,心境比较轻松,写了《浣溪沙》,曰:“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眉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雨”是斜风细雨,宛如一幅淡远的风景图:雨脚渐收,云烟飘荡,河滩杨柳,尽沐晴晖。这也是诗人谪居多年之后,喜悦心声最真实畅快的表达。
  古代文人中把雨写得众望所归、令人信服的应该要算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他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是一个政治诗人,也是一个爱情诗人。他政治抱负很大,热衷于官场,但偏偏生活在官场的夹缝里。他描写的这场秋雨显得很漫长,不然为何“涨秋池”?秋天的细雨要集聚成一池秋水,需要漫长又煎熬的等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引发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
  如今,这句经典的“巴山夜雨”,已成为一幅美妙永恒的中国山水画。
  无论是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王建、白居易、柳宗元等,还是宋代词人柳永、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写雨的诗词屡见不鲜,不必一一赘述。总而言之,雨这种自然景象,对于诗人既是写作的参照物,又是感情的依托物,最终是审美意识的表达物。的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昔日的秋雨与今日的秋雨完全一模一样,而光阴易逝,人生易老,我们面前的旅途一定是越走越短,应该珍惜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