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3年03月14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春天的馈赠
 作者:■安宇影  浏览次数:2376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家乡在豫中平原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庄的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连绵起伏的土岗,只有西面是一片平地。这一圈土岗,像个摇篮,将村庄温柔地揽在怀里。这个小小的村庄,便似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老城一样,安静地躺在这个摇篮里,年年岁岁,享受着这个温暖的摇篮给予我们的丰厚的馈赠。
  每年冬去春来,伴随着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嫩芽争先恐后地往外冒,大地首先奉献给人们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野菜。我们这里最常见的野菜是荠菜和苗条菜。荠菜很多地方都有,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野菜,包包子、包饺子都很鲜嫩。面条菜,也叫面条棵,可以焯水后凉拌着吃,也可以蒸着吃,最好吃的方法是煮在面条里。此外还有老饭蛋、灰灰菜、猪毛菜、马齿苋等,都是人们很喜欢的野菜。
  我们在春天最感兴趣的是茅芽儿。初春时节的茅草,像一根根细针一样从土里钻出来,看过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确有“草色遥看近却无”之韵。钻出地面没多久,这些细针就开始变粗,状如小小的竹笋,中间略鼓,头儿尖尖,里面裹着花苞,我们称之为茅芽儿。我们弯腰颔首,双眼圆睁,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里寻找这些茅芽儿,有时甚至或跪或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待发现了一根,则屏息静气,小心翼翼地捏住其圆圆的穗肚儿,匀速上提,一根茅芽儿便被抽出来了。剥开其鹅黄的外衣,露出里面白嫩丝滑的花胎,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细嚼慢品,一股细密的清甜夹杂着淡淡的青草香,沁入心脾,令人心醉神迷,欲罢不能。
  可惜的是,对于抽茅芽儿这项细活儿,我并不擅长,每次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眼见别人不断地寻到,抽出,入口,我却只有艳羡的份儿。
  我们学校旁边是大片的庄稼地,每年春天,都会有人在此种桑苗。我们放了学就去桑苗地里摘桑葚。农人们种桑叶喂蚕,对桑葚并不甚关心,所以我们可以随意摘,放肆吃。一棵棵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桑葚,红得发紫,红得发黑,摘一颗塞进嘴里,满口生津,直甜到嗓子眼儿。吃饱了还要装满两个口袋,带回家继续吃,把衣服都染红了。怕被大人看见,又忙不迭地洗脸,却不小心弄得满脸都是。
  春天去地里挖白蒿的时候,还可以摘青杏吃。杏大概是一年中结果最早的树,“花褪残红青杏小”,花儿褪了残红,就有小小的青杏了,不过这时候的杏子非常酸,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待到初夏麦子黄时,本该成熟的杏子已经被我们摘光了!
  杏子黄时,可以揉麦仁吃,将熟未熟的麦穗呈半青半黄色,掐下来一把,放在火上一燎,焦香馋人。
  此外,大人们会在初春时捋下新生的杨叶包包子,摘下鲜嫩的榆钱做蒸菜,在暮春时又捋下一盆盆的槐花,做槐花饼,炒槐花鸡蛋,都是无上的美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经历多年奔波流离之后,暂居成都草堂,面对大好春光,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愈加浓烈。如今,我也只能在梦中回到故乡的青青田野,回到那片童年的乐土。那一个个春天给予我的童年馈赠,化为一缕缕乡愁,缭绕在我的
  心间,日日夜夜。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