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2年07月19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陈望道在北碚创办复旦大学新闻馆
 作者:■王 洪  浏览次数:3251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不仅肯定了100年前,陈望道翻译我国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陈望道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改名“望道”,以取“追望大道”之意。
  1919年,他学成回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0年,他翻译完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秋,陈望道从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重庆,来到迁立北碚的复旦大学,任教中文系和新闻系,一直到抗战胜利。在这里,陈望道工作生活了五年,其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陈望道创办了当时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复旦大学新闻馆,培养出一大批革命青年,并因此构筑起抗战大后方的“小延安”。
  1942年9月,陈望道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期间,为了宣扬真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能学以致用,进而改造社会。陈望道认为,在动荡的岁月里,昏暗的国统区是看不见希望的,让众多青年学子远赴解放区又不现实,办报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于是,陈望道恢复了原有的“复旦新闻通讯社”,并自任社长,由学生当编辑,出版《通讯稿》等刊物,每周五发油印稿一次,免费提供给重庆各大报社使用,并鼓励学生创办《夏坝风》等壁报。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还在新闻系开办了100多场次“新闻晚会”。晚会每周一次,以讨论时事、学术研究等形式进行,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言,主题大多关于国家前途,如“新闻与政治”“我们的出路何在”“中国将向何处去”等。随着晚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新闻系学生引起了国民政府当局的注意,但陈望道总把学生掩护在身后,坚定地说:“出了事情,我负责!”
  有这样一位勇于担当的系主任,新闻系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时复旦大学校园内民主力量最强的系。
  如此已是难得,但陈望道仍感觉还不足以发挥新闻“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作用。1944年4月,陈望道发起在复旦校园创建“新闻馆”的计划,并向社会募捐,筹款目标为100万元。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募集如此巨款,谈何容易?
  从那年夏天起,这位身着灰色土布长衫的浙江义乌夫子,一改往日的生活工作路线,总从“夏坝”过江,四处奔波筹款。为了节省时间和开支,他每天以烧饼就水当餐食,借宿在朋友家……终于在半年内,募集到了150多万元。不久,在复旦校园的西北角,当时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复旦大学新闻馆动工开建了。虽然这间400平方米用竹片涂上烂泥搭建起来的平房看着十分简陋,但却凝聚着陈望道的坚韧与信念。
  1945年4月5日,新闻馆落成。《新华日报》专门发来“为新闻自由而奋斗”的贺电。开馆当日,陈望道作了《新闻馆与新闻教育问题》的讲话,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馆里“暗藏玄机”,有一台可以收听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收音机。每到晚上,这里便聚集着一大批进步青年,大家如饥似渴地聆听来自解放区的声音。这些声音,让新闻馆成为连接千里之外的延安的“中转站”,也让新闻馆慢慢变成抗战大后方的“小延安”。陈望道则诚如他的名字,成为“中转站”最坚定的追望者,培养出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在复旦大学新闻系,陈望道提出了“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和“好学力行”的系铭,注重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呼吁学生要“有胆有识,胆,就是要有敢讲真话的胆量,识,就是所讲的话要有见地”,并鼓励学生创办进步刊物。
  在他的鼓励和影响下,1944年7月,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直接领导的进步学生社团——中国学生导报社,就在陈望道居住的“潜庐”里创办了。“潜庐”,本是复旦大学附近一个名叫“甘家院”的独门小院,经由陈望道改名称作“潜庐”。在这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院子里,多少复旦学子得到了陈望道“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从而走上了为信仰而奋斗终身的道路。如著名的红岩英烈王朴,于1944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并担任中国学生导报社财经委员,在“潜庐”里参与办报,更在这里受到陈望道的影响,从而坚定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还有中国学生导报社社长、共产党员陈以文,也是在陈望道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正是有了像陈望道、王朴、陈以文这样一大批有胆有识、有理想、有追求的革命文化战士汇聚北碚,唤醒了深藏于北碚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使北碚成为“战时的文化高地”。
  1946年7月,抗战胜利后,陈望道随复旦大学回迁上海,但他的奋斗足迹却深深镌刻在北碚这方热土上。当年他培养的“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热血青年们,也相继成为担负民族解放复兴伟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心血构筑起来的抗战大后方的“小延安”,亦成为新时代长征路上接续奋斗的精神地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