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1年12月28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侠骨柔情金刀峡
■郑劲松
 作者:  浏览次数:278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到金刀峡,不算旅行家。”这是金刀峡刚开发不久时打出的“广告语”,虽然感觉有点“过”,但也基本是实情。很长一段时间,这道因地质运动造成的华蓥山脉巨大“裂口”养在深闺人不知,但一经亮相,就“艳冠群芳”。
  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看山水也同理。金刀峡之美,在于这种陌生:离重庆主城这么近的原生态峡谷风景,上亿年的幽壑秘境,隐显交错的岩溶地貌,碧玉串珠似的溪流深潭,当时全国最长的峡谷仿古实木栈道……这足以让人流连忘返。金刀峡很快就以其“集瀑、泉、洞、峡于一体,以雄、奇、险、幽著称”而荣膺国家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其后又升格为4A级旅游景区,甚至被人誉为“中国第一险峡”。
  几年前因受某部门委托撰写景区导游词,笔者曾连续三次进入峡谷,饱览美景,把“陌生”变成了“熟悉”。据地质部门勘测,峡谷全长8.3公里,按南北走向分为上峡和下峡景区。上峡短,2.1公里,下峡长,6.2公里。上峡以泉、瀑、崖、潭为主要景观。峡谷最窄处不足5米,崖壁最低处300米,下峡两侧则并列海拔800至1100米的山峰十余座,谷底有60余个水潭相连接,大小参差不齐。下峡又分上下两段,上段以洞景为主,下段以水景为主。“獠牙洞、犀牛洞、三级长瀑、怪石滩、玉壁岩、悬天飞瀑、寻乐石滩、三檐水、二龙洞、一帘幽梦、千丝万缕、一线天、狮头峡、珠帘叠翠、梭板飞泉、喷珠溅玉……”命名倒不怎么妥帖,但“名正”而“言顺”,顺着这些名字穿行峡谷,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印象或想象,这不正是旅游的乐趣么?
  距离产生美,不远的金刀峡却有些“违背”王安石名篇《游褒禅山记》中的判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因为对重庆主城人来说,区区几十公里,在当今便利的交通条件下,简直就是“咫尺之遥”,一两个小时就从繁华都市回归自然,峡谷之中,除了溪流淙淙,四周会突然变得安静,顿生恍若隔世之感。
  金刀峡之险,险就险在“金刀”二字,意思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像刀砍斧削似的,砍出了崇山峻岭中这么一道狭长而幽深的山谷。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中国古老的思维方式,依形似而命名,是景观命名的传统手法。与之相匹配的则是景观背后的历史情结。大凡自然山水,如果有了神话传说或历史掌故“支撑”,也就多了几分文化底蕴,人文自然相得益彰。
  金刀峡也不例外,传说与一位“金刀侠”——张昆“张金刀”密切相关。
  这并非全是穿凿附会的民间传说,谈到“张金刀”,不得不先说另一个历史人物:明玉珍。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远古巴国,重庆历史上还存在过一个短暂王朝——元末明初的大夏政权,疆域包括今天的重庆市及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等地,而明玉珍就是大夏政权的创建者。
  史料载,明玉珍生于1331年,死于1366,元末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也有四川泸州之说)。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明玉珍也招集乡兵千余揭竿而起,参加了徐寿辉领导的一支红巾军,并被任为元帅,巫峡引兵入蜀,攻下重庆,相继摧毁了元朝在四川及周边地区的统治。后来红巾军内讧,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于1363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1366年,明玉珍病故,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陵,又称“睿陵”。1982年3月底,因江北上横街重庆织布厂施工,湮没数百年的“睿陵”重现人间,墓中出土了玄宫之碑及大批丝织品等珍贵文物,被考古工作者确认为就是明玉珍墓。
  让金刀峡得名的“张金刀”就是大夏国的一员猛将。传说,张昆出生在华蓥山下,自幼勇武过人,好打抱不平,颇有侠士风范。一天,张昆进山砍柴,在一个峡谷之中迷路。当夜正值月圆,只见峡中深处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辉。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把插入峡壁岩石的金刀。张昆上前拔刀,原本嵌在石缝中纹丝不动的金刀竟被轻轻抽出。天明之后,他凭着这把金刀披荆斩棘,终于走出峡谷。从此,张昆胸怀大志,勤读诗书,苦练武艺。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权后,久慕张昆勇名,便授以都尉之衔将张昆招入帐下。张昆智勇双全,加之吹毛断发的金刀在手,立下赫赫战功,很快成为夏王帐下头号猛将,被夏王赐与别号“张金刀”。明玉珍还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为“安得猛士将军”。后来,家乡人们为纪念张将军,就把当年张昆得宝的峡谷唤作金刀峡。
  这样的传说,让金刀峡侠气横生。但地质专家却这样解说:地质年代看,金刀峡属三叠纪,距今已上亿年,结构属层积岩、石灰岩构造,层积岩受内力作用挤压、拉伸,形成背斜和向斜,通常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金刀峡即在观音峡背斜华蓥山段,因内力作用导致背斜中轴位置岩层断裂错位,在山中形成了一个又深又长的大断裂层。加之山中长流不息的泉水和来势凶猛的山洪冲刷形成河床,而水的侵蚀力以流速增长的6次方成比例增长,峡谷上口至下口落差达数百米,流速极大,侵蚀力十分惊人,经过亿万年作用,终于形成了“雄、险、奇、幽”的金刀峡。
  科学的解释听上去同样神奇,充满一种力量之美。著名学者、北师大王泉根教授曾在《重庆日报》发文点赞:“此峡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汇泉、瀑、洞、峡为一体,实是可遇而不可求,故应作四季常游。春游寻乐,飞泉急流,苔湿路滑,奇险生趣;夏游避暑,空谷生凉,啸然物外,何等快意。秋游赏心,景随步移,幽韵撩人,随遇而安。冬游励志,林寒涧肃,冰河雪地,谁人敢到?”
  这样说来,“不到金刀峡,不算旅行家!”也不算“夸海口”。
  峡谷探险,骨生侠气;流水潺潺,柔情奔涌。这样的侠骨柔情,当然值得拥有。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