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11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关注
再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作家寄语北碚
 作者:  浏览次数:3308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元胜(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碚既有自然元素,又保留了现代化功能
北碚既有自然元素,又保留了现代化功能,在北温泉到缙云山这条线上,我们看到的精品民宿、酒店都能够反映出这样的倾向,就是
  北碚在探索,探索一种最好的,这个城市
  最美的形体。
  
蒋登科(西南大学教授、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将北碚建成全国有影响、有吸引力的诗歌之城
  本届缙云诗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到北碚采风,为北碚写诗。能够为北碚邀请来这么多诗人,为北碚留下更多优秀的诗篇,这是我非常幸福且非常荣幸的事情。北碚自然山水好,人文底蕴深厚,而且这个地方
  的诗歌传统非常好,有诗歌创作,诗歌研究,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诗人、诗歌作品,通过这些诗人的采风创作,他们不断地给我们奉献更多的新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已有的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使我们的诗歌
  底蕴越发深厚,使北碚成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有吸引力的诗歌之城。

龚学敏(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
  北碚诗歌的影响至今犹在
  北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聚集了很多的文人和诗人,也聚集了很多重要的报刊,这对于促进重庆诗歌、四川诗歌,促进中国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凝聚民族志气,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至今还存在,这也是咱们北碚文化发展走向更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

缪克构(诗人、《文汇报》副总编辑)
  “巴山夜雨”的艺术形象贯穿古今
  “巴山夜雨”是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意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黄宾虹有一幅画作叫《巴山夜雨》,还有一部电影叫《巴山夜雨》,所以,“巴山夜雨”这样一个中国文学艺术形象始终贯穿古今,伴随我们走到了今天。

赵晓梦(诗人、《四川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
  北碚山清水秀,阳光下高楼在生长
  李商隐写过“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天我们来到缙云山参加缙云诗会,让我感触颇深。我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念书的时候来过缙云山,今天故地重游,去了黛湖、翠月湖,最后来到陶乐民宿。站在平台上一看,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里山清水秀,治理得非常好,我们看到阳光下很多高楼在生长,说明我们这个城市建设得很好。北碚人文底蕴深厚,大学林立,拥有抗战文化,非常的美。今天我再次回到这里,发现北碚在向上生长,它的生态建设、城市发展,都已超出我在这里念书时的模样,同时,北碚承载着这么多的文化因素,让我觉得缙云山更加漂亮了。

金涛(《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
  北碚山清水秀,是个诗气浓厚的地方
  我是第一次来到北碚,我知道北碚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地方,在抗战时期,这里汇聚了很多文化名流,在北碚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非常重要的作品。这次来到北碚后,我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山清水秀,让我印象深刻。本届缙云诗会,来了全国非常多的诗歌大家、名家,北碚本身文化底蕴深厚,这次这么多大家在这里汇集,对北碚诗歌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看了第一届缙云诗会的诗集,非常漂亮,从装帧、印制,到诗歌的质量都非常高,我觉得北碚的诗歌水平是非常高的。

张杰(《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
  每个人来了北碚,心里面都有诗
  每个人来了北碚,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写,心里面都有诗,这里的植被特别的茂盛,很适合写诗。

记者 齐 宏 兰 天 石三民 田济申
  刘 黎 向金城 黄 虹 宋一骄
  韦玉婷 彭浩杰 李万伟/文
  齐 宏/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