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7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综合·健康
缓解情绪“中暑” 这几个小妙招请收好
 作者:  浏览次数:3436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家都知道盛夏时人容易中暑,殊不知,情绪也会出现“中暑”,尤其是节节攀升的气温,加之还不能随意摘掉的口罩,会使得不少人的心情也跟着烦躁起来,脾气也开始变得急躁、易怒,甚至进一步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受心的调节控制,所以心情烦躁便是心的生理功能出现了障碍所引起的。
  而心与夏天的关系极大,根据“天人相应”的概念,即人体会受自然界的昼夜、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之相对应,人体脏腑的功能也会受天气的影响。在五行中,心本就对应夏季。《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讲的是夏天万物的发育和代谢是极其旺盛的,但这也导致人体的脏腑功能容易亢进。夏季多见暑热之邪,具有炎热、升散的特性,容易使人汗出不止,汗出得过多就容易伤阴,阴液损伤,加之夏天阳气旺盛,故而出现以病理性亢进为主的阴虚火旺之证,主要表现为心烦易怒、口干咽干、潮热盗汗、失眠、焦虑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用什么手段进行干预呢?介绍几个妙招供参考:
  ◆作息调节
  夏天中午闷热,人也容易昏昏欲睡,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反而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产生日夜颠倒,更容易引起心情烦躁,故而要调整生活作息,可以进行短时间午睡,将午睡时间控制在15至30分钟之间。
  ◆饮食调节
  夏天环境气温升高,本就容易影响食欲,故而饮食忌辛辣刺激之物,应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一些凉性的食材,如冬瓜、苦瓜、绿豆、大白菜、莲子、荠菜、梨、甲鱼、鸭肉等。在此期间,老年人应注意,冰西瓜、棒冰等虽也属凉性之物,但老年人脾胃虚弱,对于这类太过寒凉的食物应谨慎食用,切莫贪嘴。
  此外,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应学会对自己进行心理的疏导和调节,尽量放松心情,不要随意动怒,少一分焦躁,则多一分开心,遇到无法缓解的情绪“中暑”,可以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来源:北京商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