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 2013-02-26
·阳光下的蝴蝶 2013-02-26
·时间深处的美 2013-02-26
·鞭炮 2013-02-26
·俭以养志 2013-02-26
·山寨依稀 2013-02-26
·美味刨汤 2013-02-26
·山高月大 2013-02-26
·编者按 2013-02-26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3年02月26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副刊
俭以养志
 作者:谢丁(山西)  浏览次数:6425  放大 缩小 默认

据统计,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自幼家境贫寒,是从贫困之中,从社会底层走向成功的。当然,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名册中,也有一些殷实人家的子弟。但这些富有之家的父母,大多是让子女从小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用“俭以养志”的方法激励他们去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尽管十分疼爱自己的两个女儿,但对她们却总是表现出有理智、有节制的爱。在生活中,居里夫人教导她们不能追求和沉湎于物质享受,而且该从节俭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奋斗和向上的力量,从而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放得更高”。

在我国历史上,这种教育子女“俭以养志”、“俭以养德”的事例俯拾皆是,如惯于长远算计的诸葛亮,为子孙后辈的打算也很久远。诸葛亮经常忠告家人说:“志当存高远”。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他明确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认为,才能来自于刻苦学习。学习既需要有志气,还需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历来是涵养道德的重要条件。

翻阅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看到,不少父母长辈要求子女生活俭朴一点,正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能有更大的出息和作为。所以,俭以养志、俭以养德的确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生活座右铭。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却总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满足他们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生活享受,却不知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亦!”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