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7年11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母亲的心思
 作者:  浏览次数:1263  放大 缩小 默认

  

汪 洋
  在书房里凝神静思时,母亲又走了进来。她看着我,小心翼翼问:“忙吗?”
  “或许是一个人闲得有些无聊吧,又想找我唠嗑唠嗑。”如此一想,我打算写一篇文的心思,只得放了下来,预备听那些重复了几遍的家长里短。这似乎是我唯一的选项,难不成还能拉着一张脸,对满满渴望的母亲说:“我很忙,没有空!”
  近段时间,母亲很喜欢到书房来找我说话。她与我讲的那些事,并不紧要,也不新鲜,无外乎王家孩子去哪里哪里工作了,李家的女儿嫁了个有钱的老公,张家的孙子出国留学啦,刚看的电视剧剧情如何如何……
  母亲讲的这些,对在网络上见惯各种稀奇事的我而言,难有吸引力。但作为她唯一的听众,我必须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否则,以母亲的细腻心思,一定会看出我在应付她,因而不开心。
  我不可以让母亲不开心。她离开熟悉的老家,独自来到这座于她而言非常陌生的城市,并不是旅游玩耍,而是帮我打理家务。妻子接受单位委派,到异地访学去了,我一个人既要写作,又要接送刚上小学的女儿,还要打理家务,即便三头六臂,也忙得团团转,疲惫不堪。母亲得知后,义无反顾地跑来协助我,想要减轻我的负担。
  母亲的勤劳,很快便见了成效,我因妻子访学显得很凌乱的家,迅速干净整洁起来。我在感恩母亲的无私付出时,却也滋生了另外的烦恼——最近,她突然变得爱唠嗑了,每天总会在我写作时前来书房,与我说会儿话聊会儿天。如果时间得空,陪母亲说说话,原本很应该。但偏偏有时我正忙,母亲也会突然“造访”。
  我理解母亲的孤独。来到这座城市,除了儿子孙女是熟悉的,其它一切,比如街道、行人,对她而言都是陌生的。在老家那座小县城里,母亲熟悉每条街道,出门走不了几步,就能碰到老熟人,热情地打个招呼。因此,对母亲每每的不期而至,我总是尽可能地表现出欢迎。
  老家的姐姐来电询问母亲的情况时,我有些无奈地告诉她:“离开老家的朋友们,妈妈可能有些孤独吧。”“怎么会孤独呢?不是有你们父女陪着嘛!”姐姐很诧异。
  于是,我把母亲每天都要找我唠嗑聊天的事情讲给了姐姐。听过我的话,电话那头的姐姐沉默了,半晌后她说:“你可错怪咱妈了。她并没有觉得孤独,而是在担心你呢!”
  姐姐的话,听得我一头雾水:“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知道妈妈这两天让我帮她做件什么事吗?”姐姐自问自答道:“她让我给她买本如何预防心理疾病方面的书。”
  “妈妈要这干嘛?难道她……”我顿时紧张起来。听说很多老人因为缺朋少友,容易患抑郁症。母亲该不会是得抑郁症了吧,难怪最近她喜欢找我聊天唠嗑呢,我应该主动找她的。姐姐告诉的事情,让我的心里溢满了自责。
  姐姐在电话那头笑问道:“你是不是在想妈妈得抑郁症了?”
  “难道不是吗?”我反问道。
  姐姐说:“你又想错了,妈妈那样乐观的性格,怎么可能得抑郁症?才不会呢。告诉你吧,妈妈想要买这本书,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姐姐的话,让我糊涂起来:“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有抑郁症。”
  “妈妈看你每天除了写作,还是写作,很少和朋友交往,而且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有时还自言自语。妈妈说她看过一个心理健康的电视节目,专家说这样的症状是得了抑郁症的表现。她很担心你,又不敢让你去医院检查,怕你觉得不舒服。于是,她便每天有事无事地找你聊天说话,希望用别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她想买一本预防心理疾病方面的书,是为了掌握更好的预防方法。”
  原来如此啊。母亲的这般心思,我一直都蒙在鼓里。感动之余,我很后悔当初她找我聊天偶尔生出的不耐烦。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