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7年11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杜家街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闫树堂
 作者:  浏览次数:1286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家街是北碚通往川北的必经之地。崇祯年间,相邻的庙嘴又建起了香火旺盛的文昌宫,于是在马鞍溪上修起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名“驷马桥”,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意。
  193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农林所在杜家街沙土上种植广西沙田柚、西藏的无核葡萄、越南的米香蕉、法国的葡萄等,共75种3500多株,取名“北碚果园”。春来桃红李白、花香田野,秋至橘红油黄、硕果压枝,加之这里离城区近,于是成了北碚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公元1939年5月,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的顾毓琇住在长江边上通远门的寓所,惨遭日军飞机炸毁,不得已,顾先生便带领全家老小乘坐民生公司客轮来到北碚,在嘉陵江边租用“峡居”暂时安顿下来。这期间,由顾先生担任所长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从武汉迁来北碚杜家街,而经济部中央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工所)也由南京迁于此。无巧不成书,顾先生竟然与在中工所工作的三弟顾毓瑔和四弟顾毓珍不期而遇。
  顾氏兄弟均为留美博士,在各自领域都属杰出人物。三弟顾毓瑔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师,34岁时担任中央工业实验所所长。四弟顾毓珍是美国麻省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后任中工所总工程师。兄弟之中要数顾毓琇最为出色,他是麻省工学院科学博士、宾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以及麻省工学院终身教授,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物理学、哲学、文学、数学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他的科学论文“顾氏变数”获国际电学“兰姆”金奖。他创作了8000多首诗词歌曲荣获世界“桂冠诗人”,他把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译成中文,传到中国。他创立了国家交响乐团,亲任团长,创办音乐学院,亲任院长,又创办上海戏剧学院。他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学家、数学家、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作家、诗人,实属旷世奇才。
  顾氏三兄弟在北碚会师后,决心在大后方打一场抗日持久战。他们决定在杜家街建造一个院落作为安身立命之所,在杜家街山坡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施工,以木为柱,以竹为梁,以草为顶,建成三座茅庐,围上一道竹篱笆,栽上了野菊花。三兄弟就住在一个院落了,兄弟三人戮力同心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顾毓琇请监察院长、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了一块匾额——“三顾茅庐”,从此以后,顾家兄弟三“顾”茅庐的故事传为美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