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2年10月23日
新闻内容
第二版:新闻
争创文化强区 共建人文福地(争当排头兵 喜迎十八大·文化)
 作者:记者 张灵  浏览次数:6722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张灵)过去五年,区文广新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共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表彰181项,“市宣传文化工作优胜奖”、“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区县”等市级表彰136项,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区文化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近五年来,区文广新局不断致力于文化基础设施打造,建成镇街文化服务中心17个、农家书屋11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0个、社区书屋26个,并引入市级重点文化设施——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落户北碚。全区文化馆、图书馆、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四位一体”共计13940平方米活动场所、44个服务项目同时向群众免费开放。

我区还率先全市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区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被广电总局表彰为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集体。

努力丰富群文活动,着力打造文艺精品

为实现文化食粮的共享和普惠,区文广新局不断完善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为纽带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大力发展“缙云之声”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公益性文化服务品牌“缙云文化大讲堂”,创新开展“文化村村行”活动,每年送文化进村130场,培训基层文艺骨干4000人次。

在丰富群文活动的同时,该局着力打造的文艺精品也结出累累硕果——《文化北碚》期刊问世,《北碚岁月—历史文化凝眸》等刊物先后编辑出版,特色民间舞《柳啊柳连柳》荣获第十届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缙云之声合唱团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比赛金奖,大型原创全景音舞诗画《两江风韵北碚情》誉满市内外。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保护优秀文化传承

以北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区文广新局结合我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挖掘资源加以打造,修缮峡防局旧址等抗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缙云寺、中共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等十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造升级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雅舍等景点并对外开放。

同时,区文广新局还注重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北碚五谷粮食画等六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北碚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北泉板凳龙传承人官久禄等4人被确定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碚玻璃器皿厂的成型刻花工艺成功申报为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北碚区澄江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区文广新局还被授予“全国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称号。

文化产业逐渐起步,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在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市场前景广阔的大背景下,区文广新局顺应形势,着力扶持发展文化旅游、印刷包装等八大文化产业。支持西南大学出版社等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进重庆旅游创意总部等高新文化科技企业落户北碚;建设喜羊羊“苏永乐”重庆动漫创意教育产业基地、重庆静观花木城等项目,打造微型文化创意企业75家。成立文化北碚春雨工程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种培训10多期,区级文化干部年均下基层1000余人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300余人次,辅导基层群众2万余人次。面向各大高校公开招聘专业文化人才36名、引进高级人才40余人。在全市率先建立1000余名的基层文化指导员队伍。

未来五年,区文广新局将牢牢把握全区发展新要求、文化发展新趋势和群众文化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文化强区为主线,以改善文化民生为导向,进一步巩固完善公共文化阵地,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打造北碚特色文化精品,健全文化市场秩序,奋力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开创北碚文化建设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