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7年02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厉害了,宋代元宵灯
周文洋
 作者:  浏览次数:1038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代国都的元宵灯会,远近驰名,每年正月十五,来汴京观灯的人数以十万计,我们也不妨跟随《宣和遗事》的记载去宋代的元宵夜,看看那时花灯有多美。
  皇宫大内门前的广场,冬至起就开始建造高十六丈、内燃明灯的鳌山,左右有两根缠绕着金龙的鳌柱,龙口衔灯,谓之双龙衔照,正中立四丈长牌,金书八字“宣和鳌山与民同乐”。广场对面的宣德楼,悉以彩结悬灯,灯上皆渲染群仙故事。
  广场两侧,有用五彩丝绢扎裱的普贤座白象、文殊跨金狮神灯,菩萨身后,用辘轳将水绞上高处木柜盛贮,密置灯烛万盏,又以麦秸缚成草龙,用青幕遮上,待灯盏燃起,水逐时淌下,顷时祥光流瀑,双龙蜿蜒游雾,令人如入蓬莱、普陀仙境。
  汴京大街,座落无数灯棚,内置各色花灯,让人目不暇接。守司桥边,有一灯棚内燃五色屏风灯,四周悬挂名人书画,中央盘踞两条红黄纸龙,每片鳞甲点灯一盏,口吐水柱喷入河中。而对面灯棚则有金凤两只,周围花草异彩、百鸟簇拥,正可谓:“烛光衔照不夜天,六鳌背驾三神山,五凤羽扶双贝阙,万民歌舞欣时安。”
  宋代元宵灯会的盛况,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纵用今天的光电技术,做出如此恢弘景观也非易事。
  跟在诗人背后观灯,会领悟到他们的天赋灵韵、浪漫情怀:“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是苏东坡吟咏钱塘花灯美景。“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他观赏宿州元宵灯,又有一番感受。年轻的王安石夜赏华灯,见富绅马员外府门前走马灯高悬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接出下联者招为快婿。王安石见门两侧彩旗矗立,应对出:“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元宵夜一幅楹联,成就了诗人传奇姻缘。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宣和年间元宵节,国都万人观灯的盛况:“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
  那时的年轻女子不许随意出门,元宵节却可以出来游玩,花灯盛会成了男女青年的浪漫节日,欧阳修置身如昼的灯海中,想起去年元夕与恋人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少年辛弃疾在彩灯从中情窦初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夜,不是单单观灯,还有管弦琴瑟响亮于茶坊酒肆,集市汇聚四海之珍奇,特色异食沿街琳琅,夜宴喧哗,悉在庖厨。街艺杂耍炫人耳目,惊险绝技长人精神。人潮、灯海、集贸、演艺汇成了一幅恢弘的宋代元宵节狂欢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