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2年10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西南大学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作者:  浏览次数:3667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秦廷富 兰天)10月9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发布消息称,该实验室科学家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将我国家蚕基因研究推向设计育种阶段。
  研究成果作为世界家蚕基因组研究的新里程碑,将开启家蚕设计育种和多元创新利用新时代。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西南大学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家蚕基因库,覆盖全球90%以上的家蚕遗传变异资源,是我们开展超级泛基因组研究的优势。”代方银介绍说,超级泛基因组,是一个物种所有基因组信息的总和,对深化功能基因组研究、种质创新等意义重大。其团队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二代测序,绘制了高精度家蚕泛基因组图谱,囊括了目前最全面的家蚕和野桑蚕基因组信息。有了该基因组图谱,科学家们就像有了一本完整的参考书,今后可按照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家蚕进行育种设计。据了解,该超级泛基因组对蚕的各种遗传变异、群体结构、人工选择和生态适应性及经济性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丰硕的创新结果。
  “在上一个世纪,我国蚕丝业以遗传学的兴起、遗传学的发现作为突破,促进了整个蚕丝业的发展。而这一个世纪,我们是以基因组为突破,会形成一个新的100年蚕丝业的振兴。所以,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的成功绘就,将是一个基石,一个科学技术振兴蚕丝业的起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对此次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家蚕超级泛基因组研究中,还取得了其他重要科学发现:通过比较千余个蚕的基因组信息,最终揭示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研究鉴定到数百个驯化、改良的相关基因和变异,阐明了中国实用种和日本实用种杂交产生最突出杂种优势种的遗传基础,将推动“超级蚕”育种计划实现;研究揭示了茧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控制基因,将为家蚕分子育种提供直接靶标;应用家蚕超级泛基因组,确定了昆虫警戒色和胚胎滞育的关键基因、精细的基因组变异特征,对理解昆虫环境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代方银表示,下一步,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将搭建泛基因组数据库,促进家蚕基础研究;深度剖析基因组内涵,助力遗传进化研究;同时,系统挖掘家蚕的优异基因,促进家蚕品种选育和多元化利用,拓展其他新功能、新型材料的开发。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