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10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要闻
重庆首次发现三叠纪时期海洋波痕遗迹
可推测2.5亿年前的重庆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作者:  浏览次数:2290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秦廷富 兰天文/图)近日,古生物爱好者在北碚水土街道屋基村一废弃矿山内发现一幅巨大的条纹石壁。据专家判断,这是2.5亿年前海洋波浪形成的波痕,可以推测当时的重庆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据悉,这也是重庆首次发现的三叠纪时期海洋波痕遗迹。
  10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壁上布满了十分清晰的条纹,条纹排列错落有致,就像一条条波涛汹涌的海浪。
  这片波痕遗迹的发现者,西南大学图书馆馆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伍定金告诉记者,国庆假期,他偶然来到这里,发现石壁与周围的环境截然不同,就像波浪一样,醒目壮观。
  波痕遗迹本身并不罕见,但是海洋的波痕并不多见。
  当天,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正高级工程师、古生物学博士张锋跟随记者现场考证,他初步判断这是2.5亿年前海洋波浪留下的波痕,此处波痕应该是目前为止,重庆发现的最大的一处波痕遗迹,而证据就是张锋在现场找到的一块蠕虫状灰岩。张锋表示,这块石灰岩上面可以发现类似于蠕虫状的斑斑点点、深色小团块,因而被称之为蠕虫状灰岩,是在野外作为三叠纪早期,也就是2.5亿年前的标志性岩石。
  张锋告诉记者,这是重庆地区经历最后一个海洋时期的直接证据。
  数亿年前的“海浪”把自己的模样“印”在沉积物上,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留下了巨幅波痕。经测量,裸露的波痕高约30米,宽约50米,据张锋推测,还有数千平方米的波痕遗迹藏于岩层中,从波痕中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对古气候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地质学等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它主要反映的是三叠纪早期这段时期,重庆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但海水比较动荡,而当时的古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海洋动荡、生物萧条。当时的海洋里面生物并不多,不是生物生长的乐园。”张锋告诉记者。
  大图 在水土街道屋基村的废弃矿山内发现的2.5亿年前海洋波痕。
  小图 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正高级工程师、古生物学博士张锋展示现场发现的蠕虫状灰岩。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