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3年01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文化·服务
买书与读书
 作者:郭志安(云南)  浏览次数:6578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个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买书的开支不可小算。从学校门到机关,每天总被烦琐、杂乱的事务压得喘不过气。但是,读书是每天不可少的。

笔者愚见,读书不过两种目的:求知或消遣。求知不言自明,而消遣即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可是,由于商业的冲击和世人的浮躁,人们懒得“消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就不足为怪。大街小巷商店鳞次节枇,酒楼、银行、服装店、鞋店比比皆是,书店却是寥寥无几。时下不少人慨叹:无人读书,这倒也绝非无的放矢,凭空兴叹。

读书的人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价太贵。买不起书,读书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走进书店,看看那少则十几元多则几百元的书价,特别是成套的上千元的书,超出了财力,令人咋舌惊恐。我等工薪阶级,即使一月不吃不喝,又能买上几本?因为囊中羞涩不敢买,只好望书兴叹了。有的书标价虽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也仍嫌贵。但是,好的书籍总让人惦记,让人梦萦魂牵。有时为买一本书,犹豫了好半天,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来来回回要往返书店几趟,才下定决心买书。当然有不少书也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地当场买下。

走进书店,若是遇到减价,总要掏空衣袋买一摞抱回。书渐渐多了,又为没有地方存放而感到苦恼。于是一些不太常用的书籍并存放在纸箱里,用时翻箱倒柜,费时费力。特别是遇到搬家,最为累人的就是书。记取西方有句谚语:书籍和朋友应少而精。于是见废即扔,每扔一次,书就少了一部分。虽有鸡肋难弃之感,但想起警句便忍痛割爱,下定决心“精兵简政”。

走进书店,给我的感觉是,书是印给有钱人的。“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大款们买书,大多是摆设,摆在房间里添点“雅气”与“圣气”,极少为读而买。难怪时下的书多是压膜精装,遗憾的是膜也没压好,用不了几天便如卷心白菜。姑且不说我等爱书的工薪阶层买不起书,单说大众岂敢进书店?

既然书价高得不让大众看,爱书者便去光顾旧书摊,去买盗版书。盗版书价钱便宜得多, 10年前我曾买了本《王朔文集》,标价50元, 10元买到手,心中颇有些欣然。可是质量太差,错字别字连篇,读得心烦意乱。自从计算机网络普及开来,我习惯了上网读书,进书店的次数减少了。上网读书既方便又省钱,网络,被我默认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硬件。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觉得最充实的就是上网读书。

上网读书,从一些网站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省了好多购书的支出。如在搜狐、新浪、榕树下、红袖添香等网站上,直接阅读喜欢的文学作品。上网读书,我改变了想买书柜的计划,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图数量不图质量、可读性较差的废书,归类整理,扫描录入,存入,处理了无用的“废品”。这样原来杂乱的书房整齐了,书柜也够用了。网络成了我的书柜和资料室。

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伟大的人谈话,读—篇佳作就会沉浸在文章的美妙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