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期 下一期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9月18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要闻
“寻根人”彭勇:
化朽木为神奇40余载雕刻作品上万件
 作者:  浏览次数:1076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勇根雕作品。

彭勇根雕作品。

彭勇展示前往法国参展的檀香木根雕作品《岁寒三友。》

彭勇展示前往法国参展的檀香木根雕作品《岁寒三友。》


  

  “崖柏的根长在石头缝里、悬崖中,汲取微薄的养分顽强生长,有种倔强、坚韧的精神,这也是‘寻根人’的坚守。”在天府镇,有一位自称“寻根人”的农民根雕艺术家——彭勇,他执着探索40余载,创作根雕作品上万件,用心诠释了根雕艺术“化朽木为神奇”的深刻内涵。

不忘“农民”身份
  重庆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2017年度十大“巴渝工匠”、中国根雕美术界最高奖项——刘开渠根艺奖获得者……55岁的彭勇有着诸多“头衔”,其根雕作品更是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他递出的名片上却一如既往地写着“农民”二字。“我是个农民,这个身份永远不会变,因为这是我创作的源泉和支柱。”彭勇说。
  在天府镇文星场的公路边有一栋颇具川北民居特色的小院,灰瓦土墙的建筑看起来颇有年头,这里曾是镇粮站的仓库,如今,这里是彭勇的创作基地,更是他即将开放的根雕博物馆。虽然条件简陋,但却有个雅致的名字——“木石缘堂”。
  推开大门,浓郁的文化气息混合着木头的清香扑面而来,造型各异的根雕作品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件作品叫《百鸟朝凤》,从1992年开始制作,到1998年才完工,材料用的是杜鹃花根。”抚摸着这一件件凝聚着汗水和心血的作品,彭勇打开了话匣子。“1999年,在昆明世博会交易中心展览时有人问我‘360万肯不肯卖?’把我吓得不轻哟。”对他而言,金钱并不是衡量自己作品的最佳砝码,大家对他作品的赞赏更让他满足。
  在离“木石缘堂”不远的另一处仓库里,上千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摆满了屋子。“你看这个,表现的是雄鹰展翅高飞,我给它取名为《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株像梅花的根雕突出的是奇和险的意境,所以取名叫《疑是悬崖百丈冰》……”一座座根雕像一幅幅立体的画作,一首首无声的诗歌,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这位农民艺术家的情怀。
  “我的创作理念是强调对根艺的再创作,摆脱人为的匠气。”对彭勇来说,充分发挥想象,把天然的素材拼接在一起,让它们真正“活”起来,才算得上是根雕艺术的真谛。多年的创作生涯,彭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让失传已久的“蚂蚁上树法”“断头延伸法”“回归自然法”“移花接木法”重现根雕界。

孜孜求艺之路
  尽管如今算得上是根雕大师,但彭勇纯粹是凭着兴趣爱好自学成才的。
  从小,彭勇就对刻刻画画感兴趣,他常常用自制的铁钉刻刀,将连环画中的画面刻在家里的板凳、桌子上,后来他不满足于在家“创作”,把刻刀对准了村里的树木。10岁那年,他为了切下一个像鹿头的桑树疙瘩进行雕刻,被锐利的刀刃划破左手,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最终,他用稚嫩的手法雕了一个鹿头。彭勇人生中的第一次“根雕艺术创作”,就让他的左手留下了一处永久的刀痕。
  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农闲时到处找根材。“到了十七八岁,父亲见我整天围着树根转,认为我不务正业,好几次都要把拣来的树根烧掉。”彭勇说,在父亲的干预下,他开始跟随舅舅学习漆画技艺,舅舅空闲时会给他讲述根雕的艺术价值,这让他对这门技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彭勇随家人来到天府镇,被当时天府镇的繁荣景象吸引,决定留在这里潜心从事根雕创作。90年代初,凭着敢钻敢做的劲儿,彭勇在根雕艺术上已小有成就。1994年,他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带到成都,自费在杜甫草堂办展览,后来又先后在北京、大连、昆明等地布展。
  与此同时,家里经济条件每况愈下,妻子刘冬梅越发不理解他的执着,渐渐有了怨言。“那时候大家都忙着挣钱,就他天天雕那些树根。”为了这事儿,刘冬梅跟彭勇闹过别扭,但倔强的彭勇却想着法让妻子理解自己,“我带她去参观展厅,让她理解我的追求。”
  展厅里,观赏者络绎不绝,他们对彭勇的作品赞不绝口,那些她曾经认为不值钱的树根疙瘩,在经过精心雕琢后已经变身为精巧的艺术作品。一想到这些都是丈夫一刀一刀雕刻完成的,有些甚至是他每天只睡两小时,熬了无数夜雕刻出来的……思及此,刘冬梅深深地理解了彭勇的艰辛与不易。
  看完展览回来,刘冬梅不但不再反对,还自愿揽下全部家事,让彭勇有更多时间进行创作,闲暇时她还帮彭勇打下手。

文化融入创作
  “如果用机器打磨,高的部分磨平了,矮的地方却磨不了,还是手工打磨更为精细。”采访间隙,彭勇一边介绍,一边忙着用刻刀修整打磨根雕细节。偌大的工作室里,用树根雕琢的古朴家具和精巧摆件比比皆是,无一不述说着他对根雕艺术的孜孜追求。
  在彭勇的作品中,时常可见“荷”的形态,这里面既有树根本身的形态原因,也有彭勇的喜好。“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一谈起“荷”,彭勇随口就咏出一支元曲。
  不仅是元曲,韩愈的《马说》、陆游的《梅花绝句》,《诗经》《论语》中的名句都被彭勇信手拈来,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仅读过中学的农民。彭勇在不断的雕刻中发现,技艺决定作品是否成型,而灵魂决定作品是否真正成“活”。于是,他在钻研根雕技术的同时饱览群书,用文化为作品注入灵魂。
  已故著名雕塑家、美学泰斗王朝闻老先生曾经看过彭勇的展览后大加赞赏,为他写下“区别于人为雕塑的根艺,应取天然之美见长。倘若掉以轻心而砍杀一通,则后悔莫及而徒感失策”的寄语,并亲自题词“木石缘堂”斋名。彭勇不仅将斋名沿用至今,还牢记着王老的教诲——坚守信念,将生活与文化理念融入创作。
  如今,彭勇走出了一条“野风派”和“野荷派”相结合的根雕艺术路子,端的是粗犷、大气、奔放,又因为当了几十年的农民,对自然界动植物形态早已了然于心,他的作品总是因材造型、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好作品留给大众
  记者探访时,彭勇刚刚参加完在巴黎十区举行的“中国印象·秀美重庆”文化艺术国际巡游,从外面的广阔天地回到天府镇,卸下重重光环的彭勇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身着旧衣,脚穿粘满木屑的布鞋。
  这些年,彭勇一直在探索传承技艺和文化的方式,他给中学的根书特色课程做指导老师,担任重庆邮电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讲师,带过不少学生。在他看来,七十二行,每一行都需要坚守。“根雕创作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甘于寂寞的耐心和澹泊寡欲的心性,作品才能返璞归真,才能有灵性、有内涵。”彭勇说,“其实,这些都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世博会收藏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均有彭勇捐赠的根雕作品,还有部分作品被作为联系国际友谊的桥梁,转赠给了外国贵宾。现在,彭勇身边还有数千件根雕作品,他认为,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应该归大众所有。“我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建一座大型根雕奇石博物馆,能让大家都来感受这门艺术的魅力。”彭勇介绍,经过多次修整,他的博物馆现已初具雏形,计划下个月开放。他希望能够为推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尽一份力,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好作品永远留给大众。
  本报记者 卫庆秋 李嘉会 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