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5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北碚曾经的国有商业
黄亨义
 作者:  浏览次数:1426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碚区最好的副食商场——车站门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碚区最好的副食商场——车站门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要问北碚人身上穿的衣服、餐桌上的食品、家庭使用的物品来自哪里?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百货大楼、弯弯大楼(胜利商场)、新华商场,多一味、增膳美、馨香园等。那时候北碚人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场所是百货公司、副食水产公司、食品公司、蔬菜公司、医药公司、五交化公司、石油煤建公司等。在计划经济年代,这些企业都是商品供应的主渠道,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
  北碚的国有商业企业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出现的,是清一色的“解放牌”。北碚第一个国有商业企业的成立,要追溯到1950年6月,为了稳定物价、稳定市场、保障供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北碚区第一个国有商业企业“中国百货公司西南区公司北碚分店”应运而生,地址在中山路29号,成立之初只有两间营业室,计132平方米,仓库面积244平方米,职工20多人,经营日用百货、棉布、食糖、香烟等批发零售业务。当年营业额为227640元,盈利3028元。
  1950年9月,“重庆市零售公司北碚零售商店”成立,经营粮食、食盐、食用植物油等零售业务,地址在北碚朝阳镇新华路34号。1951年7月,业务归口,改北碚零售商店为重庆市粮食公司北碚支公司。
  1951年5月1日,“中国煤业建筑器
  材公司北碚经营处”成立,属于川东煤建公司领导,职工9人,地址在中山路5号。
  1950年至1952年底,北碚先后建立了国有百货、零售、煤炭、烟酒、盐业等专业公司,形成了从批发到零售,从管理到经营,从上到下一套初步完整的国有商业系统,为做好新社会的商业工作,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北碚的国有商业和合作社商业迅速发展,全区国有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营业额为615万元,比1951年的430万元增长43.02%,在市场份额中的比重由1950年底的18.63%上升为35.94%,社会主义商业发展为北碚区商业阵地的主导力量,取得了区内市场的领导权。
  从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北碚国有商业的市场份额逐年稳步上升,到1957年,批发商业全部为国有经营,零售商业营业额由1953年的801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2781万元,增长2.47倍,“一五”期间,北碚国有商业为国家积累资金327.41万元。1957年,全区国有商业企业发展到10个,分别是:重庆市百货公司北碚商店、重庆市纺织品公司北碚区批发商店、重庆市文化用品公司北碚批发部、重庆市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北碚商店、重庆市贸易公司北碚商店、重庆市蔬菜公司北碚区批发商店、重庆市食品公司北碚食品商店、重庆市专卖事业公司北碚区批发商店、北碚公寓(含茶旅社、糖果厂)、重庆市服务公司北碚工作组。
  1958年,北碚区国有商业的营业网点被大量撤销合并,如饮食行业的营业网点,1956年达到110个,到1960年只剩20个,商业职工被抽调630人支援工业。为了支援钢铁生产,区饮食服务公司抽调224名职工组成12个钢铁供应组,6个流动服务组巡回供应,北碚蓉味餐厅、歇马贸易商店实行通宵营业。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吃、穿、用商品全面紧张,人民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区国有商业企业严格执行党和政府规定的商品供应政策,确保粮食、棉布、食盐等18种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必需,安排一般”的原则,在商品供应上执行了两项措施:一是安排好包括特殊工种、病人、婴儿、产妇、高级脑力劳动者、侨眷的特殊需要供应;二是继续扩大凭票证和定量供应的范围。
  1963年,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逐步好转,国有商业企业开展了“五好企业”“六好职工”竞赛活动,全区商业系统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三多(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一少(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1979年—1985年,北碚区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历程主要是:
  一、转移商业工作重点;二、改革商业批发体制;三、扩大企业自主权;四、实行经营责任制;五、全面整顿企业;六、划小核算单位。
  1985年,全区有国有商业企业26个,网点315个,职工2730人。
  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有商业企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竞争乏力等弊端日益显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渐渐落伍,企业改革势在必行。1986年以后,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历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四放开”“五自主”改革;“公有民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几个阶段。1997年—2000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区商业系统全面推行,到2000年底,国有商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本全面退出商贸流通领域。至此,北碚区属国有商业完成了历史使命,在北碚的商贸流通舞台上谢幕了。
  如果说,北碚国有商业企业的诞生,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国有资本退出商贸流通领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使然。尽管国有商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偏差和问题,然而,瑕不掩瑜,在北碚商贸流通的历史上,国有商业企业经历了火红的年代,创造过曾经的辉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8年初,缙云食品厂被命名为“四川省大庆、大寨式单位”,同年7月,被授予“全国财贸大庆式企业”称号。1983年8月,北碚区蔬菜产销公司荣获“全国商业系统先进企业”称号。1986年,北碚区副食水产公司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89年,北碚区煤建石油公司被国家物资部授予“全国燃料行业先进企业”称号,1991年,北碚区石油燃料建材公司荣获“四川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在全区企业中第一个获得该项荣誉。1993年,北碚区石油燃料建材总公司、北碚区糖酒副食品公司荣获“省级文明单位”。
  几十年来,北碚区国有商业系统还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为市、区级政府部门输送了不少领导干部。今天,在北碚商贸行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个体户,不少人曾经是国有商业企业职工,是商业企业的历练,成就了他们经商的才干。
  昨天的现实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时代是昨天的继续。北碚区国有商业的创业篇、奋斗篇、功绩篇,在北碚区商贸流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