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2年11月27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文化·服务
走近昆曲
 作者:刘小琼(广东)  浏览次数:6586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年前在杭师院进修时,给我们上苏俄文学的女老师是个昆曲研究生,迷恋昆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课时经常放一些咿咿呀呀的曲调给我们听。但彼时的我,像大多数时尚男女一样,闻戏剧而色变,更不懂这被称为戏剧之母的昆曲到底有何值得欣赏之处。在那样的年岁里,如此冗长拖沓的唱腔绝非步履匆匆的我所喜欢。

后来迷上雪小禅,一个认定自己的前世是戏子的青春写手。在她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戏中故事的美艳绝伦,戏外伶人的绚烂悲凉;在她博客上粘贴的戏剧剧照中,我领略到古装女子粉妆玉琢的端庄绮丽,长袖善舞的曼妙空灵。

再后来,在博联社碰到迷恋戏剧的师姐卢青,又认识了瓯剧团的当家花旦晓秋。看她主演的《高机与吴三春》,才发现,自己也能够在很落俗套的故事中入情入境,泪眼纷飞。

青姐去杭州前的某一个夏夜,邀我们去雁湖木屋。酒酣言欢之时,带着戏服的晓秋,给我们现场表演了她刚刚学会的昆曲《牡丹亭》的《惊梦》选段。身穿粉红色戏服的她樱口轻启,媚眼迷离,舞姿翩然,水袖轻扬。一朵朵桃花从她悠悠的唱腔,从她似水的秋波,从她优雅的莲步,从她飘飘的长袖之间,次第开放,又匆匆凋零。“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如许美丽的文字,如珠玑般飘荡于寂静的夜空,余音缭绕。我,也有惊梦的感觉,从那时起,能够看一场地地道道的昆曲,便成了我的一个梦想。只是,做任何事情都缺乏主动性的我,并没有及时追寻,了却心愿。

台湾作家张晓风来校讲座,当她深情追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其乐融融,特别提及年轻时在老师家很随意地唱昆曲的事情,那个蛰伏在心中已久的愿望,突然又苏醒了。

然后,就收到久未联系的晓秋的短信,说上海昆剧团这个周末在温州上演《班昭》和《墙头马上》两出戏,卢青也专程从杭州赶来,问我是否有空前去观看。原来,心有灵犀绝非只是空言,它总是会适时出现,让人欢欣不已。

于是,在大剧院古意弥漫的舞台上,我真正走近昆曲,走进时空的彼岸。

65岁的知名演员张静娴以自己娴熟的技巧和细腻的演出,描绘了才女班昭从14岁到71岁这苦难而又恢弘的人生轨迹。豆蔻年华偷读禁书时的俏皮可爱,不负兄命抽签择婿时的无所适从,长夜漫漫独守青灯的寂寞难耐,夫死兄走著书被焚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的伤心欲绝,深宫后院笙歌艳舞无心著书的矛盾重重,著书已成垂垂老去的落寞而又释然,都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与志同道合情深意笃却失之交臂的大师兄马续在壮年和老年的两场分别戏,是名副其实的催泪弹,真叫人肝肠寸断。

雪小禅说,昆曲打动我的,是柔软,是清凉。她所说的绸缎一般的柔软与清凉,是杜丽娘似水春愁的缱绻情思,是陈妙常孤凄幽怨的弦里传情。而《班昭》打动我的,除绸缎一般的柔软与清凉之外,还有金玉一样的坚贞与刚强。

就这样慢慢走近昆曲,走近许多曾经被自己不屑一顾的东西。岁月,给予人心灵的厚度。于是,某些彼时被无视或者忽视的,也可以变得极具温度,让人心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