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6年12月2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关注.健康
养生先养脚 晚上在家做个足疗
 作者:  浏览次数:930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的话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养脚永不老”。天气越来越冷,足疗不仅可以祛寒暖身,还有扶正祛邪的保健功效,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卓有成效。中医的足疗主要分为足浴、足底按摩和刮痧三部分,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在家就可以轻松养生。
  足浴养精气加“料”效果更好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中医学认为,双足为人体精气之根,足的外形、肌肉的强弱、关节的柔韧性等,均反映人体气血运行情况。根据中医经络学,足部分布着很多治病养生的重要穴位,通过足浴的温热作用刺激这些穴位,能够促进人体血液流通、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脉、推迟衰老、祛病延年。
  清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中写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用之药即内用之药。”可见,足浴时加些中药材,可以使药效通过肌肤的渗透作用进入血脉,随着血液运行,引药到达病灶之处,便捷、安全、有效地调理疾病。下面介绍两个针对不同疾病的常用足浴方:
  1、祛湿止痒足浴方。取苦参、虎杖、地肤子、黄柏、苍术、茯苓各10克,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晾至45℃左右时泡脚。具有燥湿止痒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皮肤瘙痒者。
  2、活血祛瘀足浴方。取鸡血藤30克,青风藤3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炮附子10克,川芎10克,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晾至45℃左右时泡脚。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局部皮肤干燥、肢体疼痛、头晕气短等症。
  泡脚时最好用较深、底部足够大的木桶或搪瓷盆,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水浸泡到小腿,水温保持在40—50℃,每次泡脚30分钟左右。足浴后应立即擦干,穿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泡脚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溃疡或炎症的人都不宜泡脚。另外,太饱或太饿时泡脚容易头晕;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泡脚需当心昏厥;糖尿病患者要防止烫伤;老年人足浴不宜过久,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时间太久易引发心慌、出汗等症状。
腿脚刮刮痧 防治多种病
  全身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特定的反射部位,足浴后对相关部位进行刮拭,不仅能调和阴阳、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而且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改善亚健康状态有一定效果。如刮拭脚底涌泉穴至足跟,可清退虚火,改善咽痛、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症状;刮拭小腿内侧可强健脾胃,调理消化不良等脾胃病;刮拭小腿外侧可疏肝利胆,非常适合更年期女性。
  常用的刮痧工具有牛角类、玉石类和木竹类刮痧板,先在皮肤上涂抹刮痧油、橄榄油或润肤霜等,以便刮拭。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度左右,利用腕力向同一方向多次刮拭。刮痧后,由于体质与病情不同,皮肤表面的出痧可呈现鲜红、暗红、紫色及青黑色,痧的形态有散在、密集或斑块状,出痧局部皮肤有明显的发热感,一般5—7天即可消退。
  刮痧之后应休息片刻,喝一杯温水或红茶、普洱茶等,短时间内避免冷水刺激,切忌吹凉风受寒。局部有痈疮、溃烂、传染性皮肤病、静脉曲张和骨折部位以及皮下不明原因包块等情况,不宜刮痧。此外,有出血倾向疾病、醉酒、过饱或过饥、过度疲劳、痧斑未退的部位也不宜刮痧。 周倩按摩要规范 力度要适当
  足底按摩是广受大众追捧的养生保健方式,但市场上很多按摩不正规,打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旗号。足底按摩讲究规范、得当、对症,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感染、破溃甚至骨折。
  正确的足底按摩是在泡脚后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恰当的力度刺激足部相关穴位和反射区,以产生酸胀、微痛感最为适宜。足底按摩绝非越用力、越疼,效果越好。力度过大反而会造成皮下瘀血和肌肉损伤,疼痛过于强烈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有可能加重病情。
  另外,按摩时间和次数也并非多多益善,一次足底按摩控制在40—50分钟最好,每周做一两次即可。因为机体对任何刺激都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刺激过量会适得其反,导致神经疲劳,敏感性下降。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足底按摩的重点穴位:
  涌泉。位于足底部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点上,足趾弯曲时足前部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具有滋阴益肾、平肝潜阳、防病保健的作用,对失眠、头痛、眩晕、便秘、小便不利、足心热等症有一定疗效。
  太溪。位于足内踝尖后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强腰膝的作用,对尿频、泄泻、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等症有一定疗效。
  照海。位于足内踝尖垂直下缘凹陷处。按摩此穴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痛经、月经不调、失眠、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症有一定疗效。
  太冲。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可触及动脉搏动。按摩此穴具有疏肝理气、清肝降火的作用,对头顶痛、眩晕、目赤肿痛、两胁痛、急躁易怒等症有一定疗效。
  足底按摩的基本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点法,单勾食指点于穴位;另一种是按法,用拇指尖施压于穴位。每个穴位按摩2—5分钟即可。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