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6年11月18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关注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1岁啦!
累计接待观众306万人次 现为北碚最大公共文化设施
 作者:  浏览次数:918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年1010月月5日,市民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参观。

2016年1010月月5日,市民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参观。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


  

  11月9日,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迎来一岁的生日,累计接待观众306.8万人次,成为全国观众接待量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北碚规模最大、接待人次最多的免费公共文化设施。至此,北碚区在“城乡一刻钟”文化圈打造中,免费开放的场馆达到12.49万平方米,免费开放项目已达70多个。

成功迈入国内一流博物馆之列
  作为重庆市十大文化设施重点项目之一,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两级财政总计投入4亿元左右,按照“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建设目标打造,实现新馆规模、展示面积、展览质量等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领先的地位,迈入国内一流博物馆之列。
  截至11月9日,新馆对外开放318天,累计接待观众306.8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约占观众总量的2/3。
  开馆一年间,新馆举行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世界恐龙艺术”大展、第三届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暨全国选拔赛、2016年重庆分站“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决赛、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科技活动周”北碚区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
  依靠我市首批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优势,新馆趁势而上,开发销售文创产品817种,初步形成以图书、文具、玩具、装饰品、生活用品等6大系列为主的文创产品,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销售额近1000万。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充分发挥馆藏、展览、研究、教育服务四大功能的同时,在新馆开放的这一年里,还开展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教育实践综合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等创建和申报工作。

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作为重庆市文博事业一个标志性场馆,新馆免费开放后,成为我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我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馆的建成开放,为提升我区乃至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平台、彰显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地标、展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窗口。
  我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还以“城乡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标准,进行文化设施的打造和完善,而新馆成为重要的载体。
  目前,除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北碚美术馆、北碚文化馆、北碚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外,北碚区体育馆也实行定时免费开放,北碚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部分项目免费开放。同时,我区还重点推出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十里温泉城—缙云山北温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北碚观光旅游。
  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格局,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了幸福指数。通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北碚“一区三地”发展定位和“五区四带”空间布局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记者 秦廷富

简 介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144000平方米,在同类博物馆中居第一,主馆建筑面积30842平方米,展区面积16252平方米,在同类博物馆居第二。藏品类型多样,所藏自然标本涵盖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矿物学、岩石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馆内设有地球厅、进化厅、恐龙厅、动物厅、环境厅、重庆厅等6个基本陈列厅。现有藏品100612件(套),其中珍贵藏品2728件(套),以中生代古脊椎动物化石、西部地区珍稀动植物标本,以及种类丰富的矿物晶体标本最具特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藏品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