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4年08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四版:新闻
调整心态,预防“心理中暑”
 作者:记者 卫庆秋 见习记者 齐宏  浏览次数:6000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提醒:情绪不能自控时,最好去咨询心理医生

最近,家住城南的年轻市民刘志文(化名)很苦恼,一向文静温柔的女友郭芳(化名)突然变得像颗“火炮”,一点就炸。郭芳也纳闷,自己为什么老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和亲友乃至路人发生口角。带着疑问,两人走进医院,结果是郭芳得了一种很“新鲜”的病——夏季情感障碍症,也就是俗称的“心理中暑”。

病因:天气热、身体内循环紊乱

据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主治医师贾璐介绍,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受到影响,会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出现紊乱,这就是夏季情感障碍症。

贾璐告诉记者,夏季情感障碍症常见于盛夏时节,如今虽然刚出伏不久,但由于气温仍较高,且北碚空气湿度较大,因此人们仍有可能患上该病。郭芳的病因除了天气,还因为她前段时间为了瘦身而节食,“夏季体能消耗大,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营养和电解质,就会导致内循环紊乱,诱发‘心理中暑’。”

症状:情绪烦躁、低落,食欲不振

像郭芳这样的患者在盛夏时节并不少见,贾璐介绍说,夏季情感障碍症还包括心境低落、行为古怪、食欲不振、精力下降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上个月我收治的一个患者被身边的人说像得了‘冷漠病’,工作消极,对人冷淡,对唱歌、打游戏等爱好也不怎么感兴趣了,其实这也是‘心理中暑’的一种反映。”贾璐说。

虽然夏季情感障碍症是夏季常见病症,但如果不重视,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狂躁、抑郁等其他心理疾病。贾璐建议,市民应重视自己是否“心理中暑”。

预防:补充水分、营养,及早就医

据了解,预防“心理中暑”应多食用时令蔬菜瓜果,摄取足量蛋白质,保证水分和营养的补充,此外还可多游泳,使身体感到凉爽,促进人体内循环的正常运作。

贾璐介绍说,长期的压力和情绪积压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负担,外在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影响也会导致情绪波动。进入秋冬季节,这些负面情绪就可能会成为抑郁、焦虑等疾病的诱因。因此,要规避压力源,在安静的环境中调整情绪和心态。如果出现情绪异常波动或者极度压抑,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卫生科进行咨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