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4年08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二版:新闻
“儿女不在身边,也不害怕无依无靠”
 作者:见习记者 尤艳霞 文/图  浏览次数:6038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街道积极探索以老助老、文化养老新模式

“儿女不在身边,也不害怕无依无靠”

核心提示:据权威资料显示,未来3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们或多或少地面临经济窘迫、精神空虚、自理困难等生存难题。

老龄化来袭,各种养老问题凸显

家住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的唐范陶老人今年92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是听力不好,需要佩戴助听器。他没有子女,买菜做饭都只能靠自己,如果需要搬运过重的东西只能靠邻居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老人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虽然买了医保,但生病的时候谁来照顾是个不小的问题。由于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平时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据了解,在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类似唐范陶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据统计,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共计687人,大多数是空巢老人,子女都在区外、市外、甚至国外。虽然很多老人都有退休工资,但孤独苦闷、孤单无助却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发挥余热,以老助老

朝阳街道这些高龄、空巢老人的家庭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规避养老风险,这就决定了养老不但要引入社会力量,还要充分发挥健康老人的力量相互帮助。

夏明刚就是属于能发挥余热的那一类老人。75岁的夏明刚走起路来步伐矫健,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退休后,夏明刚主动参与到社区公益队伍里来,担任起“护花使者”的任务,负责社区花草树木的修剪、灌溉、病虫害管理,还帮助清扫社区垃圾,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买米买菜,陪孤寡老人说话聊天,消遣孤闷。

夏明刚并不是孤军奋战。在朝阳街道有很多这样的志愿者,他们组成自己的队伍,有自己的队伍名称,有自己一对一的帮扶对象,他们比服务质量、讲“职业道德”,为社区发展发挥余热。

活动丰富,文化养老

朝阳街道除了组织老人相互帮助,还开展文化养老,帮助老人们摆脱在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和空巢时的孤单无助。

2013年,街道投入近100万元重点打造社区文化阵地,让老人们能够就近看书报、上网、下棋等;投入20余万元在新房子社区建立心理放松室,让老年人融入大社区,消除隔心墙;创办唱歌、跳舞、瓷刻等兴趣小组,让老年人在社区结识朋友,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兴趣小组开办以来,很多老人都因一技之长而成为社区明星。

74岁的秦学才留着长白胡须,给人仙风道骨的感觉。秦老在瓷刻艺术上是位高人。花草鸟虫、山水园林在他的刻刀下栩栩如生。他的作品被广大工艺爱好者收藏,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许。除了练好自己的手艺,秦学才还收取徒弟,他的徒弟,不但有社区的老年朋友,还有特殊学校的一些聋哑学生。如今,秦学才已成为朝阳街道瓷刻艺术的传播者。

以老助老、文化养老,只是朝阳街道居家养老道路上的初步探索。下一步,他们将在医疗、餐饮等方面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新路子,让街道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属、老有所乐。

街道组织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