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4年01月09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有温度的副刊
■潘玉毅
 作者:■潘玉毅  浏览次数:1599  放大 缩小 默认

  

  副刊是有温度的,至少于我而言。
  我写过网络小说,也给纯文学杂志投过稿,但要说起来,与副刊结缘的时间最长,也坚持得最久。即使时至如今,依然没写出什么成绩来,但也没有与之断舍离。
  间或,有人问我,写稿子挣钱吗,如果不挣钱为什么还要写呢!这个问题问得当真冒昧。因为相较于其他行当,写稿子真的不挣钱,至少写副刊是不挣钱的,但它却保留了我对文字的欢喜和热忱。没有副刊的砥砺,也就不会有我后来写的那些书,不会有发表、进入试卷和教辅的那些文章。
  最早与副刊结缘于2010年。那一年我读大四,找到工作以后,闲来无事,就试着在纸上涂涂画画,写起了文章。7月初从学校离开,在公司总部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前往江西赣州的项目部。由于前一个项目刚刚结束,而新项目尚未启动,每日的工作就是装订资料。百无聊赖的我又在纸上信笔涂鸦起来,下雨的时候写有雨的文章,天晴的时候就写在赣江边流连的感受。写着写着,觉得应该去投稿,考较一下自己与作家们的差距,于是,我从网上找来《文艺报》《余姚日报》等三五家报纸的投稿邮箱,结果投出去没多久,竟悉数发表了。当然,发表的文章大多不是原文,而是经过了“修身”和“剪裁”。然而,于那时的我而言,已经很开心、很欢喜了。之后项目开工,要做各种展板,采购办公用具甚至食材,还要跟着测量队上山帮忙测量,写稿又暂停了下来。直到第二年辗转回到慈溪,才又得以继续。
  2011年,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就此稀里糊涂地开始了我10余年的“宣传生涯”。进去之前约法三章,我只负责写新闻报道,应酬、材料、讲稿一应事宜都不参与。结果偶然间看到《浙江电力报》和《国家电网报》上的副刊版面,一时技痒,还是没能忍住投稿。随笔、书评、影评,报纸上有什么栏目,我就相应地投什么稿子。虽然文章品质不过尔尔,但许是因为写得较为勤快,或是内容还算契合主题、言之有物,编辑们陆陆续续地发了不少,偶尔还会同我约稿。久而久之,我同这两家报纸的副刊编辑们也都熟悉起来。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相识止于文字,从未谋面,有的甚至到现在也不曾见过。后来因为一个迎峰度夏的稿子,我又接触了《东海岸》,认识了写作路上于我助益良多的陈富强老师。这“二报一刊”为我提供了练笔的空间和织梦的舞台,让我一生感念。
  2014年以后,我发稿的频率似乎高了起来,每年刊载和转载的文章篇次加起来能有三位数。而且刊发的报纸中,不乏《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学报》这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大报”。最多的一年,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副刊及评论有五六篇,这对于一名基层的写作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从遥望与仰望到走近,副刊给了我写作的信心。
  通过副刊写作,我认识了很多与我经历相仿的文友,大家有时会互相“搜喜”(即搜索发表的稿子)与鼓励,有时也会分享投稿经验与投稿邮箱。通过副刊写作,我也认识了很多的编辑,其中有几位还添加了我的微信。借用钱钟书先生的比喻,大抵是看完鸡蛋之后,还想看看那只生蛋的鸡。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方便联系或约稿。我是不大喜欢麻烦人的,除了偶尔互相留个言点个赞,多数时候互不相扰。只在沟通稿子时,微信头像才会跳动得频繁一些。
  在我固有的印象里,编辑都是很严肃的,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直到投稿以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且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文字像是一个媒介,让我们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些编辑聊着聊着,就成为了朋友。譬如H君,不久前,她寄了数枝冬青与我妻子,因未留名姓,搞得我们一顿好找。
  H君是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工作单位也在那里,年纪则约莫比我小上几岁。我大抵是从2018年前后开始给她所在报社投稿的,但与之认识却是在2019年。这里所谓的认识,指的是有了联系方式。至于为什么会加H君的微信,具体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隐约记得加上微信之后,她告诉了我一个“秘密”:起初看我的文章,一直以为我是个40多岁的写作者,结果百度之后才知我是1987年的,就很想写信表达一下感慨——“我还想给你写封信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可是那天晚上我刚打开邮箱,又临时有事来不及了,就发了封简单的采用回执邮件给你,不料,采用稿子那么久我们都没有互动过,第二天你居然加我微信了。”过了一会儿,她又发来十五个字:可惜微信加得太快,心意止于手指间。
  似她这般好玩的编辑还有很多。从国内到海外,当然,海外的都是当地的华人报纸,回复信息的也都是华人编辑。或鼓励,或打趣,或批评,他们让我的写作充满了乐趣。除了编辑老师,也有读者设法联系上我,与我交流文章里的句子,表达对内容的看法,又于乐趣之外为我添了几许小小的虚荣心。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若干恨铁不成钢的师友就纷纷劝我,别再写副刊小短文了,要写点厚重的能够垫棺作枕的文学作品。但我总是唯唯,不敢答应,一是没有时间去写大部头,二是才情委实有限,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写副刊多年,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
  我尤其喜欢那些报纸副刊的副刊名,它们是那样地贴切,又是那样地亲切。譬如,《人民日报》的副刊叫“大地”,《科技日报》的副刊叫“嫦娥”,《浙江日报》的副刊叫“钱塘江”,《福建日报》的副刊叫“武夷山下”,《吉林日报》的副刊叫“东北风”,《新民晚报》的副刊叫“夜光杯”,《宁波日报》的副刊叫“四明笔谭”,《常州日报》的副刊叫“文笔塔”……这些副刊名极具代表性,让人看一眼便知是哪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奈何精力有限、财物有限,大多数人都无法登临实现的彼岸,就连老朋友聚会也变得越来越难。重逢遥遥无期,我便放飞思绪,把文字投掷过去。当身处不同城市的他们翻开报纸,看到我的稿子、我的名字,兴许就会想起曾经一起学习、奋斗的时光吧。
  于我而言,副刊写作早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剂品。如果没有副刊,日子该是怎样难熬。近些年,纸媒式微,停刊、休刊的报纸越来越多,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有一天报纸全都没有了,我又该去何处安放我的灵魂?确切地说,它还是一面盾牌。在沉闷的工作、繁冗的琐碎杂事包围中,让我得以短暂地逃离,并为我抵御生活的风霜。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