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3年04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春来还看杏花红
 作者:■刘新宁  浏览次数:2287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处江南,常遭春雨,每逢此时,古往今来有关江南春雨的诗词便不邀自来。在这南国雨景中,总有一朵花儿的影子在闪现,什么花儿能衬托如此的美景呢?
  “杏花春雨江南”,只这六个字就构成了一幅清新朦胧淡雅明丽的景象。杏花美丽小巧、娇而不艳,春雨缠绵蕴藉、温润迷蒙,江南更是柔山秀水,人文胜地。这一切,都在杏花的绽放中被激活,因而美丽生动也迷人。杏花,它有着江南少女的清丽和小家碧玉的柔婉,更具中华儿女的品格。古往今来,诗人们以其深厚的感情和辛勤的笔墨不厌其烦地对它进行讴歌赞美,说它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说它美,“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说它好,“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说它有情,“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说它可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如同所有的生灵一样,杏花热爱生命,热爱滋润生命的阳光雨露,“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它对春天和美好的向往既不遮掩也难压抑。
  在画家诗人的笔下,小小的杏花有着不同寻常的风色。当你瞩目其中一朵或数朵,一片或几片时,你总能在它美丽的光影里看到诗人清高的身影和恬淡的情怀,看到画家对美好的执着和对自然的热爱。清明细雨里的杏花,给诗人的惊喜是牧童遥指酒家的安慰;南宋偏安一隅时,“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潇洒闲适对很多人来说都成了回忆,但临安的一次春雨初晴还是传来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嘹亮。而当年宋祁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更让整个春天都明媚鲜活起来。有人还从杏花中看到了花与人的相似之处——诗人罗隐在《杏花》一诗中写道:“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以花喻人,以花的开谢喻世事的轮回,有理也有趣。
  画家笔下的杏花更是无价,李可染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的画作成了珍品,梵高的“杏花满枝”从不出售,徐悲鸿把“白马秋风”和“杏花春雨”看成南北两种可以对照的景物来欣赏,并拟了一副对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如同知时节的好雨一般,杏花的登场也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由此,它的品格和超脱更为人喜爱。红杏每年开,年来看几回,如今又是一年杏花红,切不可辜负这难得的时机,一定要找个时间好好欣赏一下,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