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3年02月07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又一突破!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出“新绿茧”
 作者:  浏览次数:3099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兰天 秦廷富)“快来看看我们养的蚕子新结出的绿茧,你应该没看过。”2月2日上午,记者一走进位于西南大学科技楼四楼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被该实验室科研团队童晓玲教授招呼着去看“稀奇”。
  实验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几盘才结出的蚕茧。有黄的、有白的,最打眼的当属童晓玲着重推荐的那盘绿茧。
  “家蚕天然茧色可分为三大类:不含或含有微量色素的白茧;由类胡萝卜素沉积形成的黄红茧,如金黄茧、肉色茧、粉色茧、锈色茧等;由黄酮类化合物沉积形成的绿茧。”童晓玲对家蚕茧色如数家珍。
  以往,天然彩色茧并不鲜见,但这一份“新绿茧”却很难得。童晓玲解释说:“绿茧中的色素与黄红茧类不同,茧色素不仅在丝胶中积累,也在丝素中积累,因而其蚕丝在脱胶后仍能呈现天然绿色,是彩茧中的优势类型。”而“新绿茧”又是绿茧中的“佼佼者”,因为其它天然绿茧都是淡绿色,而“新绿茧”是最浓的类型,具有更突出的开发价值。因此,新绿茧的遗传机理一度令人着迷。
  为了弄清楚“新绿茧”的遗传奥秘,团队多年前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今,他们发现,新绿茧的这种特别,源于一簇串联排列的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Str)以“剂量共享”方式协同作用于蚕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过程。研究结果既发现了Str基因(簇)的一种新功能,也揭示了生物体着色的一种新机制。研究论文已于1月31日在国际著名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在线发表。
  童晓玲说,更难能可贵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不可或缺,且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本研究不仅预示了一种创制理想类型彩色茧品种的潜在途径,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的规划,决定着年底的收获。”会议室里,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正和几位青年科学家座谈交流有关国家项目申报和科研任务布局事宜。在他看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做科研,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指南”,必须尽早谋划。
  代方银在实验室长期负责家蚕基因库的维持和发展。据了解,最早始于80多年前、现如今已保存了近1200种家蚕品系的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我国历史最久、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于去年12月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同期,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第四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代方银教授任该委员会委员和蚕专业委员会组长。
  代方银告诉记者,今年,团队的一大重点工作,是依托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和超级泛基因组图谱进行家蚕素材创新和育种研究。团队近期育成了一对新的家蚕黑白卵色限性品种,进入了农村试验。“这样的品种,白色卵为雄蚕,黑色卵为雌蚕,制种后,采用卵色选别机自动化分选雌、雄,从头分开饲养,分开缫丝,有利于提高茧丝品质、生产效率和效益。”
  记者看到,虽然还有十多天新学期才开学,但实验室内却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教师各司其职,专心致志地埋头开展研究。
  “在研究上,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性。”代方银说,新的一年,团队将加速推进对家蚕泛基因组的系统挖掘和相关拓展研究,开启“改造家蚕、多元利用”新时代创新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