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1年10月1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金刚碑的前世今生
■张文福
 作者:  浏览次数:4263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刚碑坐落于缙云山下嘉陵江畔,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距北碚城区5公里,占地面积约12.8公顷。金刚碑于清康熙年间兴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沧桑历史。2020年,金刚碑入选重庆市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之时,有金刚力士前来相助,遗留了一块巨石在此,当地人俗称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状似一碑,直深入嘉陵江。唐人曾题刻“金刚”二字,故而得名“金刚碑”。
  金刚碑不仅因有此传说而变得神秘莫测,古镇的风水也很讲究。风水两字的结合妙不可言,早在上古就有《易经·说卦》记载“扰万物者,莫急乎风,润万物者,莫润乎水。”从字面上理解,风从天而行,是流动着的空气,水顺着大地而走,是大地的血脉,是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就适合人类生活。按照传统风水的观点来看,金刚碑是严格遵循“枕山、环水、画屏”的风水原则发展起来的。金刚碑处于缙云山与嘉陵江的汇聚之处,向北逶迤的缙云山脉为金刚碑风水的“来龙”,护送“龙脉”的嘉陵江从三秦大地滚滚南下,穿云破雾,从北面连绵的巍巍群山中奔腾而出,烘托出金刚碑风水的奇妙与讲究。嘉陵江偎城抱镇、经镇三面,在缙云山的山脚下,镶成一个“U”行的环带,亦如访间所称的“椅子型”风水造型。金刚碑迎山接水,与远处的温塘峡相映成影,山水拥街,街含山水,优美的自然环境成就了风水家称颂的“形胜之地”。
  金刚碑原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早在清朝初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运销外地必经金刚碑,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产煤、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到清同治年间,金刚碑各行各业兴旺繁盛,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七帮会”。作为水陆交汇的码头,当时的金刚碑陆运密集,船运发达,各种商号、客栈、茶搂、酒肆林立,川剧、评书、划龙舟、放花灯等各种民间活动热闹非凡。民国时期,金刚碑已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极盛时期,沿河两岸有商店、货栈千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墙如林,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
  金刚碑有着极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即繁茂浓郁的植被和深藏山坳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抗日战争时期,吸引了国民党中央部级以上单位十余个,下属中央局级单位30多个以及3000余名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名流涌入金刚碑。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章伯钧来到这里,充分利用山坡地势,放置竹管引来生产、生活用水,解决制革工艺用水的难题,建起了利民制革厂,及时补充短缺的抗战军需用品,完成了抗战时期的一个特殊使命。梁漱冥在卢作孚和卢子英两兄弟的支持下,于1941年在全刚碑创办了勉仁中学和勉仁书院,开办了勉仁农场,形成了他的整体办学体系。在所开设的哲学、文学等重要课程中,聘请著名学者吴宓等担任教师,梁漱溟也亲自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要义》。“国术大师”张之江一生提倡武术健身,曾于1933年创办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后来迁至金刚碑,并在此坚持不懈整理武术,开展教学辅导,对帮助国人强身健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吴大钧与陈立夫等人在1927年成立的调查科(后更名为国民政府统计局),于1933年迁到金刚碑,让国民党的日常事务在烽火狼烟的日子里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金刚碑亦是大师出没的地方。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应老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邀,于1938年将家安在了重庆,后因翁宅不断遭到日机轰炸,他只得搬到金刚碑缙岗新村居住,他在金刚碑与调查员裴文中历经无数个白天挖据,夜晚挑灯自修,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存在的证据。当时的中国石油大王孙越崎,在金刚碑创建了“中福公司”,现存有几幢二楼一底的住宅搂就是其见证。著名散文家谬崇群在金刚碑写了三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集《夏虫集》《石屏随笔》《人间百相》,后因积劳成疾,38岁时病逝后葬于金刚碑。1941年,顾颉刚常住金刚碑,并在此主持边疆语文编译会,主编《文史杂志》。历史学家翦伯赞于1943年迁来金刚碑,在这里先后出版了《中国史纲》第一卷和《中国史论集》第一集,并常与郭沫若、柳亚子、田汉等人一起吟诗讨论,在《中华论坛》上发表了《南明史上的永历时代》《论王莽改制及其失败》《学术与暴力》《春秋之义》《两汉的尚书台与宫庭政治》《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岭南画家陈树人擅长丹青,并具备诗书天赋,他在金刚碑的几年时间写诗上千首。众多文豪大家曾驻足金刚碑,他们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至今仍余音绕梁。曾有人笑称:“莫看那时大家都穿着粗布衣,你在金刚碑茶馆里头随便一坐,碰到的个个都是大腕。”足以窥见当时出入金刚碑的文人之多。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被称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由于这些机构和名人的存在,给金刚碑注入了不少的人文因素和学术文化内涵,使金刚碑成为抗战时期闻名天下的古镇,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抗战文化遗址。
  历经民国时期的繁盛后,金刚碑逐渐沉寂。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随着煤碳资源的枯竭和煤窑的关闭,金刚碑水运交通优势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搬出溪谷,去往城市开始新的生活。留下的只有日益破败的房屋和潺潺溪水,以及遮天蔽日的大树。
  2018年3月,北碚区启动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工作,修缮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物风貌,根据建筑结构,将传统工艺与新型材料相结合,保证古建筑群的完整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同时,每一栋古建筑区别化设计,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构建不可复制的建筑风格。修葺后的金刚碑古镇将再现清代和民国时期川东民居的独特风貌,彰显“一条石板路,千年金刚碑”的沧桑巨变与其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