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1年02月23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综合
黄江:为西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最美精神 德耀碚城)
 作者:  浏览次数:3209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江北中学高三办公室,黄江在办公桌上翻阅试卷。记者 秦廷富 摄

在江北中学高三办公室,黄江在办公桌上翻阅试卷。记者 秦廷富 摄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到祖国最 需要的地方去,为西藏昌都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一位“80后”援藏教师最朴实的话语。
  说这句话的人叫黄江,今年32岁,是江北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为响应“援藏支教”的号召,他先后加入重庆市2016年第一批和2019年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将北碚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到藏区,成为汉藏两族沟通互助的桥梁,在每一次的跋涉和坚守中,诠释着北碚教育的精神。
  作为一名援藏教师,黄江经历了哪些常人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日前,记者走进江北中学,了解他在西藏支教的故事。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黑色冲锋外套,深色牛仔裤,背着一个灰色双肩包,在江北中学,记者见到了放假前来学校看望同事的黄江,在冬日的寒风中,他仿佛是一副远方归来的旅人模样。对黄江而言,四年的援藏时光使他与曾经在江北中学的教书生活渐远,看着许久未见的校园,熟悉亲切中,却又夹杂着几分陌生感。
  “这里就是我离开前带的那个班的教室,还没带完就去西藏了,学生们应该都读大二了。”黄江站在教室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2016年,黄江主动申请加入重庆市2016年第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并于当年8月开始援藏支教生活。回想起第一次进入藏区时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高原,坐在大巴车上看沿途陡峭的山路,觉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开始还觉得很新奇。但随着山路越来越陡,海拔越来越高,氧气越来越稀薄,身体很不适应。”黄江回忆道。
  黄江在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支教,当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对于出生并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说,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影响。
  “在藏支教工作期间,最难克服的是高原反应,曾导致我连续一个多月无法入睡,体重连续下降20多斤,人都瘦了一圈。”黄江说。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江仍然义务反顾地选择了坚守,并连续两次申请前往支教,当问及原因时,他告诉记者,援藏教师对他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肩负的一种责任。
  放假期间,回到重庆的黄江去医院检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长期的高原生活让他心、肝、脾等身体器官因超负荷运作变大,身体机能也有所下降。
  “因为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西藏昌都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黄江说。

把所有热情释放给学生和工作
  记者跟随黄江在校园的林荫下穿行而过,脚步轻快的他走在前方,双手摆动有力,瘦削的脊背挺得笔直,显得坚毅而刚强。直到谈到家人时,记者从他眼中看见了缕缕柔情。
  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工作的繁忙让黄江很少回家,最牵挂、最惦记的便是重庆的家人。
  2018年8月的一天,黄江的外婆因身体不适住院,黄江像往常一样与外婆视频通话,可这次通话却成了黄江援藏支教期间最后悔的一件事。
  第二天,黄江便从家人那里得知外婆去世的消息。“当时我就蒙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现在一直后悔为什么没和外婆多说几句话,没再多看她几眼。”
  当时正值2021届高一新生军训,作为年级组管理成员和班主任的他事务繁忙,没有办法脱身返渝,连送别外婆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昌都至重庆1400公里的遥远距离,成为他和外婆之间永远的遗憾。
  和家人除了地理位置的距离之外,让黄江担心的还有时间上的距离。
  黄江离开重庆援藏支教时,他的儿子才满一岁,为了尽可能陪伴家人,在工作之余,他几乎每天都会和家里视频。随着时光流逝,黄江在屏幕里看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发现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缺失的角色,内心满是愧疚。
  “四年时间过去了,现在他已经5岁了,在他成长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都没有办法在他身边陪伴他,很担心他哪天就认不出来我了。”黄江告诉记者。
  家国情怀,家是心中的港湾,国是立身之本。先国后家,为国舍家。为了祖国的援藏事业,他只能默默承受思乡思亲之情,忘记悲伤和思念,把所有的热情释放给学生和工作。

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选择留下
  “我连续在藏支教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生的单纯、质朴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我,使我坚持到现在。”黄江告诉记者。
  两次援藏支教期间,黄江一直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希望通过读书去了解藏区之外更大的世界,但缺少课外阅读书籍,于是联系江北中学,发动师生进行爱心捐赠,为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筹到2000册课外书籍。
  同时,他还发现当地学生缺乏学习训练资料,他再一次联系江北中学,为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争取到价值2.3万元的化学资料用书。
  在黄江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家庭极其贫困,准备辍学,但学生本人却希望继续读书。为解决学生面临的困境,黄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不再有心理上的负担,并每月对他进行资助和辅导。
  班上另一名学生有绘画天赋,也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美术培训的费用。在了解情况后,黄江为这位学生支付了培训费用,并坚持督促其学习训练。
  这样一个又一个渴望学习知识的孩子,让黄江对昌都这座西藏小城难以忘怀,并连续两次申请加入“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四年来,黄江先后荣获昌都市“优秀援藏教师”“最美援藏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藏干部人才”称号,这次则被评选为2020年度“最美北碚人”。
  “我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应用于课堂当中,将更多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入当地。”对于剩下的两年支教时光,黄江依然保持着那份激情。
记者 刁翌阳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