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综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8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综合·文化
高温下的疏浚工:为城市“血管”清淤(走基层 高温体验)
 作者:  浏览次数:3342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明先在一处窨井中作业。

王明先在一处窨井中作业。

王明先利用洒水车冲洗身上的污泥。

王明先利用洒水车冲洗身上的污泥。


  

开栏语
  为了城市的繁荣安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顶烈日、战高温,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走基层 高温体验》专栏,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文字和镜头,一起去感受高温下劳动者的艰辛,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让城市更加美丽。
  夏季,因为雨水较多,是疏浚城市地下管网的最佳时机,也是疏浚工们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尽管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疏浚工却仍要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疏浚管网、维护设备,守护着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
  8月7日上午9时许,在龙凤大道中段的公路旁,停放着一辆环卫车和一辆小货车,来自区城市管理局设施处的疏浚工王明先和他的同事们,拿着铲子、箩筐、防水裤、防护面具、安全帽等工具从车上下来,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天的清淤工作。
  “夏天不仅高温天气多,暴雨天气也不少,地下管网里累积的淤泥及各种垃圾会导致城市排水不畅。”王明先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及时清理地下管网内的淤泥和垃圾,确保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畅通。
  在进入窨井之前,王明先需要先穿戴好厚重的防护装备,包括下水裤、作业服、防毒面罩、安全帽以及塑料手套等,一整套防护装备把王明先包裹得严严实实,在37℃的高温下,还未开始下井清淤,王明先的额头上已经浸出了一层汗水。
  “夏天气温高,再穿上这套防护装备,就像是在蒸桑拿,站着不动都要闷出一身汗。等下工作完了,下水裤里能倒出一滩水来。”王明先告诉记者,井下往往会更加闷热,封闭环境的气温会比地面高出10℃左右。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明先拿好铲子,沿着井壁上的梯子下到地下管网里,身手敏捷地接过同事用绳子放下来的箩筐,一铲一铲地将管网里的污泥和垃圾刨进箩筐,再由同事将箩筐提拉到地面上,如此反复。
  在管网里作业了约半个小时,在将这处窨井清掏完毕后,喘着粗气的王明先返回了地面,此时的他已是满身污泥,热得涨红的脸上挂满了汗水。此时,公路边清掏出来的淤泥和垃圾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恶臭随着夏天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脱下手上的塑料手套,将手套里的汗水往地上一倒,王明先拿起一瓶矿泉水就往嘴里灌,不到10秒的时间,一瓶矿泉水就见了底。王明先说,地下管网里温度高,作业时人体内的水分消耗大,所以,每次作业约半个小时,王明先就会回到地面补水。
  “你看我刚才从手套里倒出来的汗水,起码有一两,而积在下水裤里的汗水更多。”王明先告诉记者,作业时汗水随着身体流入下水裤的筒靴中,一般作业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从筒靴中倒出约3斤的汗水,而长时间作业则更多。
  “我在疏浚这个行业干了差不多30年,我打算一直干到退休。”王明先介绍,我区共有窨井10000余个、地下管网250余公里,而疏浚工不足20人。虽然平时的疏浚工作任务较重,但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很开心,因为碚城的“血管”需要疏浚工化瘀。
  据了解,每年3至4月,借助雨势,我区开始启动疏浚工作,该工作要一直持续至9月左右,每天清淤量约10吨。而除了疏浚地下管网,疏浚工们还要负责井盖、水篦子等排水附属设施的检修更换,协助友邻单位排查污水,处理市民投诉等工作。
  本组图片由记者 霍吕 摄本报记者 霍吕 见习记者 刁翌阳

记者手记
  夏天,当雨季来临时,疏浚工们清掏了一个又一个的排水管网。冬天,寒冷让油污凝结时,疏浚工们疏通了一个又一个的排污管道。无论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疏浚工就会出现。
  满身的污水和泥浆,高强度的持续作业,纵使汗水浸湿衣衫,纵使身体劳累疲惫,疏浚工们始终坚守在城市服务的第一线,用辛勤付出换来城市的正常运行。
  对于疏浚工而言,这是一份职业,同时更是一份责任,他们坚毅而平凡的身影,是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线。

人物名片:
  王明先
  区城市管理局设施处疏浚工

感言:
  保证城市地下管网畅通是疏浚工的职责,无论寒冬酷暑,哪怕再苦再累,我也要把本职工作干好,确保不出岔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