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20年06月30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黑科技变废为宝 绿产业循环生金(晒亮点)
 作者:  浏览次数:4382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造纸厂的“废料”——造纸黑液,生产制作出环保型仿瓷餐具;经过研发加工,餐厨垃圾摇身一变成为有机类肥料……近日,记者从区科技局了解到,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自去年5月揭牌以来,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科技创新项目、科技企业和创投基金集中签约落户,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农业科技、生物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这些项目和企业在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内孵化、成长时,紧扣绿色发展理念,借助科技创新力量,让一些“奇思妙想”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让“绿色经济”成为北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变废为宝 提取造纸“废料”制出仿瓷餐具
  位于天生创新创业街的木质素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有一项“黑科技”,那就是通过提取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经过一系列工艺,生产制作出新型的仿瓷餐具。
  “造纸黑液里含有大量木质素,但几乎都是被当做污染源或废弃物浓缩后烧掉了,还有被任意排放,不仅没有将资源有效利用,还污染环境。”木质素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造纸黑液”是制浆过程中提取纸浆后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废弃物,但并不是有毒有害物质。因此,该公司利用这些黑液生产制作出新型仿瓷餐具,不仅是对“废料”的二次利用,同时也能够降低造纸厂高昂的黑液处理成本,彻底改变木质素被焚烧排放的命运。
  制作红薯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与造纸黑液有着类似的经历,被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刚团队当作了“宝贝”。据了解,该团队已从甘薯淀粉废水和干薯片等加工下脚料中,提取到甘薯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开发出了预防肿瘤的产品。

化害为利 运用有机肥产出“绿色粮”
  “餐厨、种植、养殖产生的城乡有机废弃物是重要的面源污染来源,一旦处理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体健康,但它本身是宝贵的有机质资源,可以用于生产绿色有机肥料。”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陈新平告诉记者,他带领的团队一直在做绿色新型肥料的研发与应用。
  据介绍,该团队主攻方向有两点:一是对城乡有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实现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的同时生产绿色新型有机肥料,二是促使传统化肥向绿色新型肥料升级,实现为绿色农产品提供“绿色粮食”的同时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该团队已开发了12个新型绿色肥料品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产业应用方面也为多家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绿色肥料产品升级、绿色科技服务升级和绿色作物生产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循环生金 研发新型电池实现节能环保
  “如今,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退役’。业内预计,截至今年,我国退役电池累计约20万吨。”九环新动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多为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存在利用率不高、充电难、充电慢、续航里程较短等问题,当容量衰减到70%-80%以下时,为了保障安全和性能就需要“退役”。
  “对此,我们正在积极致力于开发出新型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这种新型电池具有价格低、环境友好、高比容量等优点,通俗来说,就是更环保、更安全、更方便回收利用。”该负责人介绍,基于新型电池的优势,研究中心还提出了闭环式产品开发理念,即在电池材料、储能设备、智能管理以及电池的梯次利用回收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以及管理系统,推出智能化和云共享系列产品。

校地合作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为什么这些公司和团队能让那么多的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区科技局副局长宋晓辉给出了答案。他说:“这些公司和团队在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内孵化、成长,从选种、育苗、造林直至成材,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服务平台和工程助力,因此获得这些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依靠西南大学这座创新‘富矿’、人才聚集地,我区聚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让许多在校师生们的‘奇思妙想’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了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据了解,2019年5月6日,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正式揭牌,包括木质素、九环新动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58个国内外科技创新项目、科技企业和创投基金签约落户。
  作为全市首批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之一,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完善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四大链条”,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现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孵化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科研成果就近转化,助力北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张灵 韦玉婷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