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12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晚霞·服务
晚年处世五大智慧
 作者:李佳佳  浏览次数:2565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饱穿暖已不再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唯一标准,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逐渐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具备这五大智慧,可以让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情绪稳定
  人到晚年,精神状态容易脆弱敏感,整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变能力都在减退,情绪的稳定性大不如前。特别是慢病缠身、刚刚退休的老年人,由于缺乏对疾病和自身状况的正确认识,会出现厌烦、埋怨等负面情绪,还有些老年人天生脾气暴躁,爱无理取闹,像刺猬一样,甚至耍小孩子脾气,让身边的人敬而远之。如果不能及时自省,很容易被家人冷落,成为“孤家寡人”,情绪就会越来越低落,焦虑、抑郁、心脏病、糖尿病等情绪敏感性的躯体疾病就会主动找上门。
  人永远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维持稳定的情绪。慈眉善目的老人总能聚拢一大群人在身边,孙辈喜欢他的睿智,儿女能感受到他的无私,老伴依恋他的爱,老朋友们愿意与他谈天说地。这样的老人与身边的圈子形成良性互动,身心健康水平更高。其实,老年人一生经历风雨,本该看淡一切,情绪暴躁无非是因为放不下名利、钱财、情感等身外之物,倒不如放平心态,多关注自己的身心感受,四处转转,寄情山水,练练瑜伽,问禅修心。

决心
  有些老年人过日子总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比如,想出去旅游却难以迈出第一步,总是担心“万一走不动咋办”“也没人陪我去”等;本想做一顿红烧肉,却琢磨“就我们两口子吃,不值当”,便凑合吃剩饭;身体不适已久,却总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没啥大病。下不了决心做一件事,是因为尚未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等到真的走不动、嚼不烂一块肉、小病拖成大病的那一天,悔之已晚。
  老年人最需要学会下决心,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健康、活得精彩,不留下任何人生遗憾。美国心理学专家曾说,下决心的关键一步就是采取行动。不找借口,不去争论,不做冗长分析,不对过程的艰辛发牢骚,不担心他人的任何想法,也不懦弱地推迟耽搁。不妨列一张愿望清单,按照向往程度排序,马上着手去做第一件事。

掌控力
  很多时候,挫败感来源于一些细碎的失控感。比如,想要睡个好觉却总是胡思乱想,想跟子女好好聊聊却得不到回应,想出门走走却掌控不了身体。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也在潜意识里留下了“习得性无助”的失控感。年龄越大,身体状况却越来越不好,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种失控的感觉就越发强烈。
  其实,只要老年人选择去改变,就能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力。首先,承认掌控感的缺失,并相信通过努力能获得部分掌控权;其次,兴趣爱好不能丢,给生活设定一些细化的目标,比如花3个月学习园艺,用一年时间走遍五岳等;再次,喊上老伴儿、老朋友一起改变,互相监督;最后,掌控情绪,时常反思,遇到情绪焦躁或消沉的时候,把当时脑海里想说的话写下来,骂人的话也好,消极的话也罢,都记录下来,每个月都回头看看,从中找到管理情绪的关键点。

乐观
  国内外研究表明,乐观是长寿老人的唯一共性,性格乐观的老年人适应能力更强,心脏更健康,大脑更灵活,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较低。人老了难免会有些小病小痛,有些老年人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笑对人生,但也有一些老年人较为悲观,吃不好、睡不着。面对身边亲人患病或离世,有的老年人就如鲠在喉,谈癌色变。这样长期处于忧虑状态,身体机能和内分泌系统会失衡,结果本来没病却自己“找上了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态乐观一些,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事实上,老年人本该是一个乐观的群体。在美国心理学家看来,人老时,得失心更淡薄,容易变得乐观。但如今社会浮躁,也将老年人裹挟其中,使得当代老年人的得失心反而越来越重。老年人不妨发挥自己的大智慧,多读书看报,多一些自我思考,凡事往好的方面看,做个乐天派老人。

责任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长达8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做人谨慎细心、做事有耐心,责任心强的老年人最长寿。
  老年人最需要把责任心用在自己的身体和家庭上。身体不舒服时,既不要过分担忧,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到医院咨询。老年人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有责任不拖累儿女,有责任成为老伴儿的晚年依靠。退休老年人更应把责任心放在家庭,而不是抛下老伴儿,自己出去打牌、工作、游山玩水。对家人尽责,才能享受幸福晚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