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6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要闻
黄金香柳里的东升村(脱贫攻坚进行时)
 作者:  浏览次数:1995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荫镇东升村黄金香柳苗木基地(资料图)。

柳荫镇东升村黄金香柳苗木基地(资料图)。


  

人民日报记者 刘新吾
  初夏时分,沿着林荫道走进柳荫镇东升村,一股清香飘来,这是黄金香柳的味道。路旁,河水潺潺,清澈见底。在一片金黄色的背后,传来“喳喳”“哐哐”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几名妇女正在锄草。漫步村中,小洋楼和老瓦屋错落有致,一派田园风光。
  几年前,东升村是另一番景象: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村容破败,鸡鸭粪直接进入小河,常有腐臭味道,“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今年初,我区部署村庄清洁行动。柳荫镇党委书记杨华和村干部商量,决心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入手,建设美丽乡村。为加强组织领导,柳荫镇成立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杨华任组长,成员包括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
  经本来是一名老党员,他家的鸡舍建在院坝边上,靠近公路。村支部决定,先从做好经本来的工作“打开突破口”。村里动员会一开,经本来当天就拆掉鸡舍,用旧坛罐栽种野草野花,用篱笆等装饰院坝,焕然一新。看到经本来家的变化,其他村民也动心了,陆续加入整治队伍,在房前屋后进行大扫除,并对道路沟渠进行“整容美化”,转运垃圾18吨,清理河道垃圾8吨,村庄环境大为改观。
  一边整治环境,一边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村里决定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引进特色农业企业,种植400亩黄金香柳和300多亩猕猴桃,发展黄金香柳和猕猴桃采摘等一系列观光农业,每年为村里带来200多万元产值。
  王吉中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虽然做农活是一把好手,可因孩子上学、妻子生病,生活陷入困境。村里建起了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后,他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每天有60元收入,后来因为农技水平高,还当上了技术人员,实现了脱贫。
  如今,从高处俯瞰东升村,农田规整,瓜果飘香,长渠横跨两山。远处的村办公室里,支部会正在召开,又有新党员加入。
  (原载2019年6月3日《人民日报》1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