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6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一期项目明年七月建成投用
 作者:  浏览次数:3888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效果图

项目效果图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刘德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校区开工建设。该学院建成后,我市将又添一所国家科研型重点大学,成为全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医学、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高端人才的“摇篮”。

一期项目预计2020年7月落成
  2018年4月,中国科学院与市政府签署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携手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6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校区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位于水土高新园方正大道以南、泰和路以北、云顶山公园以东、竹溪河以西,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整体分为科研区、共享区、生活区。一期校舍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图书馆、教学楼、科研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人才房等基础设施。其中,核心图书馆约2万平方米,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含会堂)约2万平方米,生活区宿舍楼约3.8万平方米。一期项目预计在2020年7月全面建成投用。
  目前,一期项目及下穿道工程已全面动工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18.62万平方米,包括科研区、共享区、生活区、公寓区和环境景观及市政道路。其中,科研区约10.94万平方米,共享区3.2万平方米,生活区3.83万平方米,公寓区0.59万平方米,景观工程约350亩,市政道路全长1.29千米,双向四车道,路幅宽25米。
  据介绍,该学院以科研为主,兼具研究生、博士生教学功能,将打造“学、研、产、创、保”五个功能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建设成为科教创产融合发展的学院。该学院下设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院、双创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计划培养研究生2000人,与市内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1000人。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已招收研究生1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2人,硕士研究生106人。

“绿廊体系+山城建筑”打造山水校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致力于打造自然生态与先进科技兼容的山水校园,将重庆山城风貌、经典吊脚楼、层叠屋顶等作为设计语言,吸收重庆地域特色、巴渝文化建筑特点。
  在景观设计方面,学院注重发掘场地的“山水精神”,营造生态景观圈,形成山、水、树为一体的景观格局,把自然、生态、环保、智能化等理念融合在园区交通、景观、服务中,实现“水景”“园景”“绿景”等多重景观布局。
  科研区则通过体块穿插的手法,把关联建筑融合为一体,展现校园集约共享的理念,建筑形态错落有致。科研区的地面雕刻有学校办学理念、校训、重大历史事件简述等。大门处还将设置具有国际视野的主题景观雕塑,两侧设有涌泉阵列的湖面水景,营造灵动气氛。
  公寓区设置山顶步道眺望空间、水景休闲漫步空间、休闲景观大道等,打造生态、宜居、宜学、宜游的园区;室内设计方面,以灰色、白色、原木色为主,采用立柱、落地窗等设计,采光通透、明亮雅致。
  此外,学院还将结合阿里相关系统,实现智慧课堂、健康管家、智慧园林、智慧生态等多个场景,打造智慧运营、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智慧校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