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化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5月0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文化
一所百年祠堂的兴衰
邓公平文/图
 作者:  浏览次数:23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芜破败的百年宗祠
  从北碚城区出发,约莫半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桃花山。周家祠堂所在地区,原名叫“高擂口”,现在叫桃花山村周家祠组,祠堂曾兴盛一时,在当地颇有名气。
  据周氏族谱记载,周家祠堂修建于1877年(光绪三年),为周氏供奉祖先和祭祀所用。祠堂前有厅后有堂,中央为天井和花坛,左右各置夹室,四周围以墙垣,堂内门窗及梁柱多刻有雕花,整体建筑结构及风格古典而精致。
  接近目的地,下车朝祠堂方向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巨大的黄葛树,悬根露爪,古态盎然。紧接着便看到了被黄葛树遮掩的周家祠堂——与笔者想象中的庄严正大不同,此刻的它更像一个废弃了的农家杂院。房前屋后,室内室外,主体建筑保存尚完整,但门窗、墙垣、梁柱破损严重,加之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破败的景象。
  周立卫介绍,随着周氏的衰落,周家祠堂已废弃半个多世纪。祠堂多次被征用,做过学校、食堂、公社办公场所、储物室等,风吹雨打,又无人维护,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二岩周家成为地方望族
  一所宗祠的兴衰过程,也是一个家族的变迁史。
  “二岩周家的老祖宗叫周世瑜,清朝雍正九年,由湖南邵阳入川定居北碚二岩。”周立卫介绍,周世瑜有个族兄叫周世元,进士出身,1726年(雍正四年)任巴县知县。他看到四川地广人稀,气候又好,就写信招族弟们迁来。接到信后,周世瑜于1731年(雍正九年)携眷到合川,耕种兼经商。因有盈余,1741年(乾隆六年),周世瑜到二岩购买山地20亩,偶然发现了甲子洞煤矿,就正式定居下来。
  来到北碚后,周家除主营煤矿外,还经营盐、陶、船运等其他生意,家族日益昌盛,成为地方望族。周氏族谱抄录的《创修宗祠碑序》记载:“传至十二世裔孙,丁口数百人,各执四民之业,阡陌交通松揪弗翦,衣租食税者日益丰。”
  周立卫介绍,周家历史上曾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其中周宝箴还被写进了《北碚志》。“1918年,周宝箴主持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营,负责峡区治安,号称江防司令。1923年,他又组织嘉陵汽船公司,买汽船两艘,开办重庆至合川客运,在北碚是最早的。”周立卫说。
先有甲子洞,后有二岩场
  说到二岩周家,就不得不提到甲子洞煤矿。
  从二岩山陡壁悬崖步行向下至嘉陵江边,即到达二岩矿区。1741年,周世瑜在二岩购买山地后,伐木辟荒,偶然发现煤窑一个,旁有石刻“甲子”二字,遂命名为甲子洞,雇工采掘。
  甲子洞煤矿产量不大,但煤质尤佳,后来又改名为复兴隆煤矿。从1741年到1956年公私合营,周家经营甲子洞煤矿两百余年,周氏不仅因此发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1938年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矿产专报》记载:“先有甲子洞,后有二岩场。”
  “二岩场以复兴隆煤矿而出名,最盛有3万余人在二岩场工作、居住和生活。二岩场本属原来的东阳乡管,因为场镇规模大,二岩就从东阳分出来了。”周立卫告诉笔者,公私合营以后,因煤矿资源减少、嘉陵江水位上涨等因素,复兴隆煤矿最终关闭,周家家道中落,二岩场也不复存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二岩场,现已成为了苗圃果蔬种植基地。曾经宏伟精致的祠堂建筑,化为一片废墟。唯有祠堂旁边那棵黄葛树,依旧生机勃勃,亭亭如盖。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