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3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李加纳教授团队在油菜基因组领域再获重要进展
首次揭示甘蓝型油菜起源祖先
 作者:  浏览次数:387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秦廷富 通讯员吴东倩)3月11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加纳教授及其团队,与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晓武团队,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Andrew Paterson教授团队合作,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2.35)上发表题为《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和改良相关遗传位点》(译名)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祖先。
  据介绍,甘蓝型油菜是由白菜和甘蓝通过种间杂交后染色体自然加倍而成的异源四倍体。由于白菜和甘蓝均有多个亚种,且甘蓝型油菜野生种群尚无报道,导致甘蓝型油菜的起源和进化历史研究进展缓慢。
  李加纳教授团队利用588份世界各地代表性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结合王晓武团队318份白菜和甘蓝重测序数据,开展油菜群体基因组研究,首次揭示了甘蓝型油菜A亚基因组可能起源于白菜亚种欧洲芜菁的祖先,C亚基因组可能来源于4种现代甘蓝未分化前的祖先。这两个祖先在近1000年内有大量基因渗入到油菜,并证实了其形成初期为油用冬油菜。同时,李加纳教授团队还鉴定了与油菜品质改良、产量提升和生态型改良相关的多个重要分子标记及功能基因,对油菜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基因工程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据了解,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工作30年的李加纳教授,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育成油菜新品种17个,应用面积6000多万亩,累计让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增收上100亿元,其团队于2017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5年来,李加纳教授带领其团队,在油菜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