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9年01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要闻
北碚区八十八个村摘掉“空壳村”帽子——
闲置资源变成集体经济的“财源”
 作者:  浏览次数:1478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日报记者 罗成友
  “我们把村里闲置的农房、小学、荒山坡等资源激活后,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前不久,北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重庆日报记者介绍,到2018年底,全区104个村中,已有88个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让闲置资产不再闲置
  新年上班第一天,北碚区歇马街道天马村党委书记唐安阳就组织开了一次村党委会,决定了今年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件大事:通过去年组建起来的大磨滩瀑布旅游开发公司,进一步激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思路一变,闲置资产就变成了集体经济的‘财源’。”唐安阳说,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村里清产核资后,将5000多平方米闲置资产出租给民营企业,获得了14万余元的租金收入;通过为村里的几十家企业进行环境打造等服务,又获得服务性收入7万多元。
  目前,像天马村这样利用闲置资产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在北碚区还不少。
  柳荫镇通过清产核资,发现有12.5万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就通过引进项目,把这些闲置资产激活。如合兴村有一所闲置多年的村小学,村里便以这房屋入股,引进了一个文化旅游项目。

以消除“空壳村”为突破口
  把闲置资产、闲置资源变成集体经济的“财源”,这是北碚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北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初,区委在决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时,就决定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作为突破口。并提出了以激活农村闲置资源、提供服务、混合经营等方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据介绍,在扶持乡村激活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中,北碚区设立起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区政府连续3年每年统筹2000万元资金,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项目发展。

闲置农房变特色民宿
  三圣镇茅庵村在海拔近900米的青峰山上,多年来,村里没有任何集体收入。“2018年,我们终于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村党支部书记林照富指着用闲置农房打造出的“云山外·竹林里”红豆杉民宿说。
  茅庵村在北碚万亩红豆杉基地范围内。2018年5月,来自北碚城区的投资者王平,以15至20万元的租金,将三村民组陈敦光和陈宜高两位农户闲置多年的土墙农房租下来,租期30年。
  王平获得这2幢总共650平方米农房30年的使用权后,又投资300万元,在不改变原貌的原则下,将其打造成能够一次性接待40名游客住宿、100人就餐的民宿。
  之后,茅庵村又有12户村民与投资者签订了租用闲置农房合同,用于发展民宿旅游。
  “我们村共有217幢闲置农房,为将这些闲置资源激活,村里成立了重庆杉缘露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向外推荐闲置农房,引进投资业主打造红豆杉民宿旅游。”林照富说,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集体也在通过经营管理公司对民宿进行管理和配套服务中,获得不错的收入。
  “以激活闲置资源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是当前见效最快的方式。”柳荫镇党委书记丁小兵说。
  2018年,柳荫镇在激活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中,根据能够利用的闲置生态、荒山坡等资源,规划实施了东山和西山休闲旅游带,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在7个村分别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7个村都分别成立集体经营公司,对闲置资源进行经营。目前,仅在西山休闲旅游带,就利用闲置资源引进了7个产业项目。(原载2019年1月11日《重庆日报》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