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11月30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辽宁、重庆、四川等地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
服务民营企业,实在!
人民日报记者 何勇 刘新吾 张文
 作者:  浏览次数:3158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政府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改进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记者走访三地,调研当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实际成效。
一个机构
  辽宁升格营商环境建设局,横向整合,优化衔接
  辽宁省机构改革中,一个变化引人注意——“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且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2017年,辽宁在全国第一个设立省级营商监督机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使用了原中小企业局编制。此次机构改革,辽宁将省政府政务办公室、办公厅管理的民心网,整体划转给营商建设局。辽宁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方喜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基础性改革,辽宁此轮政府机构改革确定党政部门60个,很多部门被砍掉、合并,但具有辽宁特色的营商局却单独保留而且提格壮大。
  “经过这次调整,营商局的职能进一步优化,增加了24个编制,队伍也壮大了。”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周轶赢说,原来营商环境建设各部门纵向的事情分属各系统内管理,对涉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程序流程再造缺乏衔接,现在营商局都统领起来。工作着力点将更侧重营商环境的基础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解决一些体制机制共性问题,比如,推广沈阳建设项目审批中容缺审批、承诺制等好做法,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
  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的第一年,该局主要工作方式就是针对企业投诉,到各地督查、暗访、调查。“很多时候,要和地方政府较劲儿。有时候个别部门拒不整改,我们只好通报曝光这些典型案例推动工作。”该局一位处长介绍。在本次调整中,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整体划转给营商局,营商环境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抓手。“以前发现问题只能是通报,存在一定滞后性。现在我们能建立全省统一的营商服务网络8890平台,实现了对全省行政审批权的监管。”周轶赢说。
  “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是理念、观念变化。”周轶赢说,“原来曝光各地市都护着,现在都可以接受,并积极推进问题解决。但整个观念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还有个漫长的过程,营商局的工作才刚刚开了个头!”

一次试点
  重庆北碚推动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
  “没想到,政府主动出手,这么快就能帮我们解决大难题。”重庆骑龙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商标被邻省一家公司冒用,想维权而找不到门路。今年,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董事长任鸿秀诉说了商标维权的苦恼。会后,检察长联系重庆骑龙公司,让公司尽快准备维权的相关事实材料。随后,北碚区工商分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联合执法组赶往邻省,联合当地多个部门,对涉嫌侵权企业进行调查,帮助骑龙公司成功维权。
  作为重庆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北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加挂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下设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据北碚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纯辉介绍,北碚建立收集—交办—催办—办结反馈的“直通车”制度,通过联系走访、设立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企业困难,畅通民营企业问题反映渠道。通过《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抄告单》,交给相关责任部门限时办结。责任单位办理完成后填写问题处理情况意见反馈表,交由企业签字后反馈。“直通车”制度建立后,已协调处理企业问题200余件。
  “以往有一种‘末梢神经麻木’的说法,说中央政策好,但下面没落实。我们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争取让民营企业家们体会到中央有政策、地方有落实。”北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吴萍说。 (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