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6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副刊
艾草青 粽飘香
张燕峰
 作者:  浏览次数:1313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这是宋代诗人许文通的《端阳采撷》。在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中,我独独喜欢这首。玉粽飘香,百舸争流,艾叶青青,黄酒盈盈,慈父稚子佩戴香囊,俊俏媳妇巧笑倩兮,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端午民俗画。
  我的家乡在北方,端午节没有赛龙舟的习俗,采艾草和缝香囊却是自古有之。每到春天,和风煦暖,艾草便绿意葱茏,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看,一丛丛,一簇簇,遍布田埂地头,绿得耀眼,像绿色的翡翠,在清风中柔柔地招摇,煞是喜人。
  端午节那天,当我还在酣睡的时候,就有毛茸茸的东西在撩拨耳朵,瞬间,淡淡药香直钻鼻孔,沁人心脾。哦,一定是爸爸起了大早,在日出之前从野外采了青青的艾草回来。妈妈会把最鲜嫩的挑出来,轻轻挂在我们耳边,意在保佑我们百病不生,平安长大,还抓一小把插在门楣上,用以辟邪驱毒。
  在氤氲的药香中,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穿好衣服。背着书包出门的时候,妈妈把一个用五色丝线缝成的香囊,庄重地放在我的衣兜里。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神圣感,一颗小小的心陡然被幸福塞得满。
  妈妈又抓起一个香囊塞到我的书包里,叮嘱道,别忘了,送给老师。
  老师是湖北襄阳人,阴差阳错飘零到北方来。当我们刚刚走进学校,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清香。大家翕动鼻翼,面面相觑,最后断定香味是从老师的屋里传出来的。
  当我们诵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走进了教室,大家放下课本,跑到老师身边,这个给老师耳朵上挂几枝艾草,那个给老师的衣袋里塞上香囊,还有的把五色丝线系在老师的手腕上。
  师母端着盆子进来了,里面堆满了绿色三角的东西,热气腾腾,香气袅袅。老师说,吃粽子喽!我们赶紧规规矩矩地坐好,师母把粽子一个个放在我们面前。老师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吃粽子是纪念谁吗?
  我们摇头。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屈原。老师说,屈原是爱国诗人,你们长大后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天涯,但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家乡和祖国。
  接下来,老师就开始吟诵难懂的诗句,慢慢地,老师的眼里竟然泛起了晶莹的泪花,师母也噙着泪低头出去了。当读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声音戛然而止。老师泪流满面。我们受老师情绪的感染,教室里响起了低低的抽泣声。
  而今,又逢端午,爸妈已是垂垂老矣,再也没有人为我采艾草缝香囊了。但青青的艾草和粽子的清香穿透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还有两鬓斑白的老师诵读《离骚》的情景,一一浮现眼前,鲜活如昨。漫漫人生路,亲情、爱国情,如圣洁甘甜的清泉一样,一直浇灌我的心田,滋养了岁月,也润泽了我的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