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广告刊例 | 进入主站
往期回顾
2018年05月08日
新闻内容
第A1版:要闻
北碚区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村青年带头人杨海
放弃高薪回乡 与乡亲共建“金山银山”
 作者:  浏览次数:239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齐宏
  “我是一个基层干部,我将以加强农村党建促进‘三农’发展的方式,诠释青年共产党人的精神。”在5月3日举行的各界青年庆祝“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上,澄江镇五一村党委书记杨海斩钉截铁地说道。
  现年36岁的杨海,已经在基层工作6年了。凭着火热的干劲、踏实的行动,杨海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肯定,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超人书记”。在刚刚落幕的北碚区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跳出“农门”后 他又选择辞职返乡
  2005年,大学毕业的杨海来到一家摩托车装配制造企业工作。8年后,他成为公司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年薪超过15万元。
  “当时我经常到江浙一带出差,看到那里的农村遍地小洋楼,户户小汽车,想到家乡的差距,就萌发了为父老乡亲做点事的念头。”杨海告诉记者。
  2013年,杨海毅然辞职回到家乡。恰逢换届,他参加了村里的公开竞职,被选举为村党委委员。
  辞职返乡的杨海遭遇了家人的反对、乡邻的不解,“每月收入不到以前的零头,回老家图啥?”质疑的声音并未让杨海迟疑,他扎根农村,先后在澄江镇4个行政村工作。“我觉得作为青年农民,理应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更应责无旁贷地站在‘三农’工作的最前沿。”杨海说。

用企业的理念“经营”农村
  2016年4月,杨海成为五一村党委书记。五一村处在缙云山和云雾山的山谷中,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作物种植单一且不成规模,多年来,村民收入和集体收入都增长缓慢。
  杨海告诉记者,他刚到五一村时,村里有位70多岁的余奶奶,独自住在破旧的土瓦房,靠着自己种一点粮食和蔬菜维持生活。“她扯着我的衣袖让我帮她想想办法,我当时内心既愧疚,又焦急。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在村里不止她一个。我们必须尽快给村里人找到出路,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他说。
  杨海说到做到,立即带领村干部采取“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工作方式,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结百家情的“四百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梳理问题。很快的,他发现五一村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但全村土地撂荒率一度达到百分之七十,大量宝贵资源被闲置。 (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热线:68863815 68319632 邮箱:bbb3815@163.com QQ:34428068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碚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渝ICP备09011859号